[发明专利]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的冷却剂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0810296.1 | 申请日: | 2000-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360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 发明(设计)人: | 福永胜昭;八木聪;太田充宣;千叶正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R21/26 | 分类号: | B60R2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马高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气体 发生器 冷却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的冷却剂,它配置在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的罩内,是对该气体发生器排出的气体进行冷去却及/或净化的筒状冷却剂,其特征在于,该冷却剂是在轴向上分别对用线材形成的成形体的轴向两端部进行压缩而制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的冷却剂,其特征在于,它配置在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的罩内,是对该气体发生器排出的气体进行冷却及/或净化的筒状冷却剂,该冷却剂是至少在轴向上对用线材形成的成形体进行压缩,在20℃的气氛下、流量为250L/min的条件下,轴向上半部分的半径方向的压力损失、与轴向下半部分的半径方向的压力损失之差的绝对值为10mmH2O以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的冷却剂,其特征在于,在20℃的气氛下、流量为250L/min的条件下,轴向上半部分的半径方向的压力损失、与轴向下半部分的半径方向的压力损失之差的绝对值为6mm H2O以下。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的冷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的轴向上半部分的半径方向的压力损失,是用包覆部件覆盖轴向下半部分的内面,在20℃的气氛下将流量为250L/min的气体导入该冷却剂的内侧进行测定,所述冷却剂的轴向下半部分的半径方向的压力损失,是用包覆部件覆盖轴向上半部分的内面,在20℃的气氛下将流量为250L/min的气体导入该冷却剂的内侧来进行测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的冷却剂,其特征在于,它配置在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的罩内,是对该气体发生器排出的气体进行冷却及/或净化的筒状冷却剂,该冷却剂是至少在轴向上对用线材形成的成形体进行压缩,而且轴向端部之间的压力损失之差用下述测定方法测定,为10mmH2O以下,
①用环状包覆部件将形成筒状的冷却剂的内周面从轴向端部一直覆盖到其一半的高度,
②用带有压力计的支承部件堵塞内部嵌有包覆部件的冷却剂的一端部,用带有气体流入管和流入气量计的支承部件堵塞相对的一端部,固定在轴向上,以使空气不从该冷却剂端部和该支承部件之间漏泄,
③在20℃的气氛下,将250L/min的空气从气体流入管导入该包覆部件的内部空间,测定压力损失,
④将冷却剂在轴向上上下颠倒,用包覆部件覆盖与所述①相对一侧(即,③中空气通过的一侧),用同②、③一样的条件测定该冷却剂的压力损失,
⑤然后,求出由③和④得到的压力损失值之差,将其绝对值作为冷却剂轴向端部的半径方向的压力损失之差。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的冷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的松密度为3.0~5.0g/cm3,在20℃下、空气量为1000L/min的条件下,有10mm H2O~2000mm H2O的压力损失。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的冷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是将不锈钢制的线材平编的金属丝网形成的环状层叠体压缩形成的。
8.一种气囊用气体发生器的冷却剂制造方法,其包括至少在轴向上对形成筒状的成形体进行压缩的压缩工序,其特征在于,该压缩工序至少在轴向上分别对成形体的轴向两侧进行压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剂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工序要按这样的限制进行,即在20℃的气氛下、流量为250L/min条件下,成形体的轴向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半径方向的压力损失之差的绝对值为10mmH2O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02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