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层结构的智能功率模块无效
申请号: | 00808051.8 | 申请日: | 200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352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M·弗里施;B·温肯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可电子后勤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4 | 分类号: | H05K1/14;H01L2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钱慰民 |
地址: | 瑞士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 结构 智能 功率 模块 | ||
本发明涉及具有控制和功率接头的智能功率模块,其中在平行于底板的第二平面中配置一层板,底板中具有至少一个功率半导体元件。
目前使用的IPM(智能功率模块)结构,也就是带有在模块中集成的功率半导体元件和逻辑或控制单元的模块,例如,可用于连接焊接装置、电源以及用于驱动工程中。尤其在异步电动机的领域中,频率转换器以增大方式用于速度控制,特别的是模块中的功率部分使用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功率半导体。
选择功率底板作为所需功率元件的载体,要注意到对于通常需要冷却的板,一方面要确保较高的电绝缘,另一方面要确保较好的热传递。用熟知的塑料材质的电路板不能获得后者,因此根据应用的需要,在相对复杂的底板上构造功率元件,例如DCB(直接铜粘合)氧化铝、IMS(铝聚酰亚胺铜)、或亚硝酸铝。另一方面,逻辑单元可以简单地以传统环氧电路板为基础制造。
传统模块技术的问题一方面是逻辑元件和功率元件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是模块和系统电路板之间的连接。这些连接通常使用焊接、接头、连接器或压力连接,它们在质量上通常是弱点,并且所需费用较高。如果因为空间的原因要求模块为夹层结构,那么连接技术的问题就变得很更严重了,例如其中功率底板通过引脚连接到配置在其上的控制或驱动电路板,众所周知欧洲专利EP 0 463 589中的实例和其中的图1。尤其,在这个公知的模块中,将带有功率半导体的底板插入模块外壳的框架中,焊接连接线,并灌注绝缘混合物,于是控制板就插入模块外壳中,并与连接线焊接。根据特殊的应用,从模块外壳上突出各种独立焊接到底板上的接头引脚。
除了复杂的连接技术外,已知夹层结构模块的主要缺点在于该结构只适用于高度发展或适当费用的定制模块。例如,控制或驱动电路中期望的变化可能需要连接线或接头引脚的不同配置或设计,这样可能对模块整体有影响,因此需要改变模块整体。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智能功率模块,它不需要复杂的内部和外部连接技术,因此可以低成本地制造,并且相对于定制驱动电路它更容易改装。
根据本发明,完成了开始所指明类型的智能功率模块,其中将功率底板作为基板插入电绝缘材料的外壳中,功率底板和外壳一起形成功率部分,从它朝向板的上表面,至少是在边缘部分突出接头引脚,穿过板上的孔完全焊接该引脚,沿电路板上没有通过孔和控制元件的一边有至少一个条形部分,其中电路板的这一边上有作为控制和功率接头的接触焊点,通过它模块可以直接焊接到系统电路板的槽口中。
因此,本发明的模块基本上包括逻辑部分和独立的或分离的标准化功率部分。由于接头引脚已经是功率部分的一部分,机械设计标准化的功率部分可以在单流焊接过程中通过完全焊接很容易地连接到控制或驱动部分。相对于驱动电路提供给用户的板几乎没有设计的可能性,由于在电路板上形成了适当的接触焊点,所以存在能特别简单地连接到另一块电路板可能性。这种适于直接焊接到系统电路板上的电路板事实上已经众所周知一段时间了,但是至今仍未在功率模块的连接中使用,该功率模块使用更坚固的结构设计单元,例如引脚、螺栓和栓塞,尤其它们还未在IPM的连接中使用。
本发明有益的进步是附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现在将在下文中通过参考附图用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显示了本发明模块处于未焊接到系统电路板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显示了如图1中同样模块处于完成焊接状态的剖面图。
图1显示了作为实例的具有标准化功率部分的模块,其中例如将作为功率元件2的载体的陶瓷底板插入塑料外壳1中作为基板。基板的下表面通常连接着散热器3。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板4处于配置在功率部分接头引脚5的上端的状态,它的背面指向上方;接头引脚5被射流焊接到电路板4的背面。板4的条形部分6没有通过孔和控制或驱动元件12,它必须足够宽以允许电路板4上适当形成的接触焊点7以及它的插入物能通过第二电路板即这里称为系统电路板8的槽口。图2显示了焊接入系统电路板8中带有焊点9的模块。
如图所示,如果板4在它的所有边都可能大于功率部分,也就是从功率部分延伸出那么是有利的,因为电路板4可以有效地将功率部分插入其中,并与之焊接,只有在之后才分割成独立的模块。例如电路板4可以是市场上常见的塑料板,如FR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可电子后勤股份公司,未经泰可电子后勤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80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