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的无钢丝胎圈无效
申请号: | 00807910.2 | 申请日: | 200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51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9 |
发明(设计)人: | P·迪里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5/00 | 分类号: | B60C15/00;B60C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法国克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钢丝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可安装在任何能行驶车辆上,具有至少一个用二侧壁和一胎体加强件连接于到二胎圈的胎面冠,所述的轮胎可以有或没有独立的内胎,并安装在一个标准轮圈上并充气。
1997年11月14日递交的专利申请FR-A-2771150描述和要求保护一种轮胎,它用于安装在具有轮辋轴向宽度为L的轮辋上,轮辋座与旋转轴形成一夹角γ,使得0°≤γ≤16°,并且轮辋凸缘具有圆形钩。所述的轮胎具有一个用二侧壁和一胎体加强件连接到二胎圈的胎面,该胎体加强件由至少一个加强件帘布层构成,每个胎圈没有胎圈钢丝,并且所述的胎体加强件在每个胎圈处具有一子午面形状,该形状是径向和轴向从外端向内端弯曲,形成一轴行内边,位于径向和轴向向内最大为25°的角度α开口内,其一个边平行于该旋转轴线。在每个胎圈内,所述胎体加强件由至少一个第一连续辅助层至少在径向外侧和轴向内侧加强,该辅助层子午面形状基本平行于在胎圈内的该胎体加强件的子午面形状,并具有至少由与圆周方向成+2.5°和-2.5°之间夹角的不可延伸加强元件构成的一层帘层的第一部分,所述辅助帘布层的径向上端距离旋转轴线的距离,至少等于所述轴线与离旋转轴线最远的安装轮辋相应凸缘的点之间距离的0.96倍,该轴向内端离赤道面的距离最大为该安装轮辋宽度L的0.43倍。
由此可以更好地在轮辋和胎圈座平面上控制轮辋和轮胎之间接触压力的分布,同时在该胎圈高度受热情况下,改善该胎体加强件的退绕阻力,而不用胎体加强件的固定胎圈钢丝。
在具有高推荐充气压力的轮胎中,该文献提到,该第一辅助层可以由多个彼此叠放的不可延伸加强件辅助帘布层的两部分构成,它们的长度可以相同或不同。在径向内侧和轴向外侧设置的另一连续辅助加强件被证明是很有利的,所述层大多是由不可延伸缆线,最好是金属缆线构成的,与圆周方向成+2.5°和-2.5°之间夹角。
虽然这种结构可以克服所述问题,但是它们没有足够的耐久性,由于在行驶中该加强件子午面形状曲率的变化,该胎体加强件出现断裂并扩散,曲率的变化是在该子午面进入接触椭圆曲率和相对所说椭圆曲率之间变化。
为了克服所述的耐久性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安装在轮辋上的轮胎,其轮辋座与旋转轴形成一γ角,使0°≤γ≤16°,并且该轮辋的轮辋凸缘具有圆形钩,该轮胎具有一个用二侧壁和至少一个胎体加强件(该胎体加强件由至少一个加强件帘布层构成)连接到二个无胎圈钢丝胎圈上的胎面,并在每个胎圈内具有一子午面形状,该形状是从外侧向内侧轴向和径向地弯曲,以形成一个轴向内边缘,位于在径向和轴向朝内开口的夹角内,该角的一个边平行于该旋转轴线,最大为25°。所述胎体加强件在每个胎圈内,由至少一个第一连续辅助层至少在径向外侧和轴向内侧加强,该辅助层至少包括由与圆周方向成+2.5°和-2.5°之间夹角的不可延伸加强件构成的帘布层,其特征在于该胎体加强件还由一第二连续辅助层径向内侧和轴向外侧加强,该第二辅助层具有至少一个由不可延伸径向加强件构成的帘布层,该两个辅助层的子午面形状基本平行于该胎圈内该胎体加强件的子午面形状,并且该第一和第二辅助层的径向上端离旋转轴线的距离至少分别等于该轴线与对应安装轮辋凸缘离该轴线最远的点之间的距离的0.96和1.20倍。
“从子午截面观察的轮辋凸缘”可以理解成意味着这样形成的装置,大致垂直于旋转轴线的该截面,它首先由一环形截面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所谓的轮辋钩,并且其次由将该轮辋座的轴向外端连接到该装置上的圆弧径向向内延伸。
“在胎圈内的胎体加强件子午面形状”可以理解成意味着,从子午截面观察的所述加强件几何中线的子午面形状,所述形状被认为在与安装轮辋和轮胎旋转轴线平行并经过离该旋转轴线最远的该轮辋凸缘的点的直线的径向里边。
“不可延伸加强部件”可以理解成意味着缆线或单线,在断裂载荷20%的力下具有最大为1.5%的相对伸长,在“重载车辆”或“工程机械”轮胎中,该第一和第二辅助层最好由钢制的金属缆线或钢制的金属单线构成,但在例如飞机、农用拖拉机或轿车轮胎中可用织物部件构成,最好是芳族聚酰胺。
如果在该胎体加强件子午面形状的中心线与该胎圈外壁之间的橡胶的厚度,在该胎圈与该轮辋的整个接触长度上,通过分别在该胎圈与该轮辋座之间的接触长度而被减小,它至少等于该胎体加强件轴向最大宽度的0.02%,该轮胎的耐久性被进一步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7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