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气加热式甲醇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00253645.5 | 申请日: | 200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4545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发明(设计)人: | 姜忠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忠扬;张效正;张维 |
主分类号: | F02M31/08 | 分类号: | F02M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8 山西省大***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甲醇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甲醇为燃料的甲醇发动机。
目前将传统发动机做部分改进后可烧甲醇燃料,但是由于甲醇在与空气混合雾化过程中大量吸热,造成进气支管及喷油嘴温度很低,甲醇中的蜡质易在此固化,因此经常发生喷油嘴被蜡质堵塞和燃烧不净放炮现象。此外,运行中甲醇燃料的消耗也较高。
参阅图1所示:传统发动机进排气支管结构及工作原理:雾化的甲醇气体通过雾化器进口2经进气支管7、进气口4进入发动机6各燃烧室进行燃烧产生动力,燃烧后的废气通过废气口3经排气支管8排出。进气支管7与排气支管8分别为两个独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发动机运行中排出的余热对低温的甲醇雾化气体进行加温,提高燃料雾化程度,并能避免喷油嘴被蜡质堵塞,能够燃用甲醇燃料的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进气加热式甲醇发动机,主要是由雾化器、缸体、缸盖、活塞、缸套、曲轴、连杆、进气门、排气门、发电机、启动马达、同体式进气装置构成的,其特征在于:发动机的进气口、排气口接口处设置新的进排气装置,该装置的进气道与发动机的进气口联通,排气道与发动机的排气口联通,排气道从进气道中穿过,进气道与排气道之间用隔层分开,排气道设置在进气道之中,进气道对排气道外表面的包围率达25%以上。利用发动机运行中排出废气的余热,对雾化的甲醇气体进行加热。改进后的新进排气管的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尺寸与发动机的进排气口相同。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传统发动机进排气支管的结构,利用发动机废气的余热对甲醇雾化气体进行加热,实验证明,与现有甲醇燃料汽车相比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一、避免了喷油嘴被蜡质堵塞现象。我国目前生产的甲醇中含蜡成份较高,现有改进后的烧甲醇发动机,经常发生喷油嘴被蜡质堵塞现象。本实用技术对甲醇混合气体起到了加热的作用,所以燃料中的蜡质不会固化,避免了喷油嘴被蜡质堵塞现象。
二、避免燃烧不净及放炮现象。由于甲醇雾化气体得到了加热,甲醇燃料的雾化程度得到提高,解决了传统发动机经常出现的雾化程度不高燃烧不净及放炮现象,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
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只是把普通汽油发动机的进排气支管取下,换上本装置即可,其它均不变。
四、制造成本低,维修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进排气支管结构图;
图2为本装置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2、图3、图4所示,在发动机进气口4、排气口3接口处设置新的进排气装置9,装置9的进气道1与发动机的进气口4联通,排气道5与发动机的排气口3联通,排气道5从进气道1中穿过,进气道1与排气道5之间用隔层分开,排气道5设置在进气道1之中。甲醇雾化气体由雾化器进口2进入进气道1,经过进气口4进入发动机燃烧室进行燃烧。燃烧后的废气经排气口3进入排气道5排出。雾化的甲醇气体在较高温度的排气道5的周围流动,使甲醇雾化气体加热,溶化了甲醇中的蜡质,增加了甲醇雾化程度。其余结构与传统发动机结构相同,在此不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以甲醇--汽油混合物为燃料的甲醇发动机,对社会现有车辆的防污染改造非常方便、适用,其发展前景非常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忠扬;张效正;张维,未经姜忠扬;张效正;张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36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音、保温楼板
- 下一篇:具有止位结构的高架地板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