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型装置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00253612.9 | 申请日: | 200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4475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晖 |
主分类号: | F02B33/02 | 分类号: | F02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 装置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特别是一种模型装置发动机。
模型装置,如模型车、模型飞机、模型船等,由于其体积小,故其发动机的排气量亦甚小,欲在有限的排气量下增加功率,则要求发动机具有良好的燃烧效率,并能使油气混合气体快速进入曲轴箱,方能达到提高燃烧速度而增加功率。
如图1所示,习知的模型发动机包括壳体10、汽缸30、活塞40及曲轴50。
壳体10设有排气口12、进气口14、曲轴箱16、汽缸盖18及曲轴箱盖20;进气口14系与化油器连接。
汽缸30装设于曲轴箱16上方,其上设有排气孔32及扫气孔34。
活塞40组设于活塞连杆44一端,并可于汽缸30内往复运动。
如图2所示,曲轴50一端周缘设有与活塞连杆44连接的连接凸缘51,相对应连接凸缘51的另一周缘设有略呈半圆形的配重凸缘52,且设有由周面至配重凸缘52的进气通道54,配重凸缘52与进气通道54的连接面呈平面状。
藉由以上结构,当活塞40上升时,下面曲轴箱16内的气压降低,此时,曲轴50的进气通道54与进气口14相通,故化油器的油气混合气体即经由进气通道54进入曲轴箱16;当活塞40下降时,汽缸30内的废气先由排气口12排出,且此时曲轴50的进气通道54与进气口14不再对应相通,故在曲轴箱16内的油气混合气体受压缩而经扫气孔34进入汽缸30内燃烧。
上述习知的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1、油气混合气体经由曲轴50上的进气通道54进入曲轴箱16内时,没有导引或加速扰动作用,容易形成油滴滴落于进气通道54或滴落于曲轴箱16内,如此,导致油气的雾化效果不佳,使得燃烧效果不良。
2、油气混合气体经由曲轴50上的进气通道54进入曲轴箱16内时,没有任何加速作用,当要加快活塞40往复速度时,曲轴箱16内的油气混合气体来不及供应至汽缸30内燃烧,故无法有效提高燃烧速度以增大功率。
为此,提出了如图3所示的曲轴60,其同样设有配重凸缘62及进气通道64,其中于配重凸缘62与进气通道64间设有具斜角的导引槽66。令残留于进气通道64内的油滴可流至导引槽66后藉由曲轴60的转动被抛出而雾化。曲轴60上的导引槽66虽可提高油气的雾化效果,然其效果并不甚佳而有待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油气混合气体进入曲轴箱速度及雾化效果的模型装置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汽缸、活塞及曲轴;壳体设有排气口、进气口、曲轴箱、汽缸盖及曲轴箱盖;活塞组设于活塞连杆一端;设有连接凸缘的曲轴另一周缘设有配重凸缘;曲轴设有由周面至配重凸缘的进气通道;配重凸缘设有复数个构成复数与进气通道连接分流道的分隔片。
其中:
分隔片成径向排列。
分隔片与进气通道连接端呈尖端。
分流道与进气通道间设有导引斜面。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汽缸、活塞及曲轴;壳体设有排气口、进气口、曲轴箱、汽缸盖及曲轴箱盖;活塞组设于活塞连杆一端;设有连接凸缘的曲轴另一周缘设有配重凸缘;曲轴设有由周面至配重凸缘的进气通道;配重凸缘设有复数个构成复数与进气通道连接分流道的分隔片。当活塞作上、下往复运动而连动曲轴转动时,会使曲轴的位于曲轴箱内的配重凸缘藉由分隔片及分流道而具有离心泵的作用,使配重凸缘旋转时产生中心负压,如此可加速油气混合气体由该进气通道进入曲轴箱内;且因离心泵的作用可增加曲轴箱内流体的扰动力,使油气混合气体具有更好的雾化效果;残留的油滴亦可顺利经由分流道抛出再雾化,不仅提高油气混合气体进入曲轴箱速度,而且提高雾化效果,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习知的发动机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2、为习知的发动机曲轴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另一种发动机曲轴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曲轴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曲轴结构示意正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0、汽缸30、活塞40及曲轴70。
壳体10设有排气口12、进气口14、曲轴箱16、汽缸盖18及曲轴箱盖20;进气口14系与化油器连接。
汽缸30装设于曲轴箱16上方,其上设有排气孔32及扫气孔34。
活塞40组设于活塞连杆44一端,并可于汽缸30内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晖,未经张新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536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
- 下一篇:饮水机净水器的出水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