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功率因数交/直变换器功率限制器无效
申请号: | 00245787.3 | 申请日: | 200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508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杜中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通力环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162 | 分类号: | H02M7/162;H02J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1011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因数 变换器 功率 限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功率因数DC/AC变换器功率限制电路。
对单相开关电源,目前基本采用平均值电流控制的升压变换电路来提高输入功率因数,同时稳定输出电压。请参考图1,其中:L为升压电感,D为输出二极管,Q为高频功率管、绝缘栅晶体管IGBT或场效应管MOSFET。
该变换器的主要不足为:在输入电压低时前级功率管电流很大,极易损坏功率器件。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功率因数交/直变换器功率限制电路,其在输入电压降低时可自动降低输出功率,从而限制输入电流,保护功率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功率因数交/直变换器功率限制器,包括由整流桥和滤波电容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桥的输出串接升压电感和输出二极管,升压电感后端至地之间并接功率管,其特征在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经电压反馈网络接变换器控制芯片;电感前端与变换器控制芯片之间接电压前馈网络及电流波形给定网络;整流桥的输出回路与变换器控制芯片之间接有电流反馈网络;电压前馈网络与变换器控制芯片的连接处接功率限制设置网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由于设有与输入电压前馈网络并接的功率限制设置网络,故可在输入电压降低时自动限制其输出功率;
2.电路简单、易于调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1为公知技术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功率因数AC/DC变换器功率限制电路,它包括由整流桥和滤波电容C1、C2构成的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桥的输出串接升压电感L和输出二极管D,升压电感L后端至地之间并接功率管Q,其特征在于: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经电压反馈网络接变换器控制芯片IC1;电感前端与变换器控制芯片IC1之间接电压前馈网络及电流波形给定网络;整流桥的输出回路与变换器控制芯片IC1之间接有电流反馈网络;电压前馈网络与变换器控制芯片IC1的连接处接功率限制设置网络。IC1可选用UC3854、UC3855等。其中:
电压反馈网络由电容C3和电阻R1、R2、R4构成,其中:R1和R2串联后并接在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其串联点一路接IC1的11脚,另一路经R4C3并联支路接IC1的7脚;
电压前馈网络由电阻R7-R10、电容C7-C8构成,其中:R7的一端接电感L前端,另一端经R8接地,C6与R8并联,R9与R10串联后再与R8并联,C7与R10并联,R9和R10的串联点接IC1的8脚;
电流波形给定网络为接在电感L前端至IC1的6脚间的电阻R6;
电流反馈网络由电阻R3和R5、电容C4和C5构成,其中:R3串接于整流桥的输出回路中,R3的前端一路接IC1的4脚,另一路经C5接IC1的3脚,R5和C4串联后与C5并联;
功率限制设置网络由电位器RP1、比较器IC2和隔离二极管D2构成,参考电压Vref经电位器RP1接比较器IC2的一个输入端,比较器IC2的输出一路接其另一输入端,另一路经隔离二极管D2接IC1的8脚。
上述电路可装在一外壳中。
下面介绍其工作原理:
在输入电压正常时,隔离二极管D2阴极A点的电位高于其阳极B点的电位,功率限制设置网络不起作用。变换器的输入电流瞬时值Iin为:
Km:和电路有关的常数
Iac:输入电流波形要求,其值与输入电压成正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通力环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通力环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5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