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功率组件支架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00245514.5 | 申请日: | 2000-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466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12 | 分类号: | H01L23/12;H01L23/48;H01L2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强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功率 组件 支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改进的功率组件支架结构,尤指一种构造简化、生产制造较为容易、可大幅降低成本的功率组件支架结构。
美国第5,225,897号专利案揭露有一种功率组件支架结构,其包含:一用于半导体装置的导电安装平台,该导电安装平台包含一包封扣合组件、一内部导电表面及一外部导电表面;一半导体装置,具有一第一电接点及一第二电接点;将该半导体装置定位在该导电安装平台的内部导电表面上;一包封体,由该至少一包封扣合组件固定到该导电安装平台,该包封体在该半导体装置上形成壳形收敛,其中该外部导电表面及包封扣合组件暴露在外,以作为散热之用,而且其中该包封扣合组件包含该包封体的外部壁面;该至少一导线,包含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与该半导体装置的电接点相接触,而且该第二端在该包封体的外部;该半导体封装结构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形成一下导线架,该下导线架连接该用于半导体装置的导电安装平台,该导电安装平台从该下导线架的一侧向一上导线架的一侧延伸;形成一上导线架,包含该至少一导线,该至少一导线从该上导线架向该下导线架的侧边延伸;将该半导体装置安装在该导电安装平台上,使得其间可形成导电连结;位在该上导线架的至少一导线接触在该半导体装置的电接点上;弯曲该至少一包封扣合组件到一预定的角度,该角度是对应该导电安装平台的上导电表面;在该半导体装置上形成该包封体,而且环绕该至少一包封扣合组件,因此将该半导体装置封在该保护壳体内,且留下该外部导电表面;以及从该下导线架上将该导电安装平台分开,且从该上导线架上将该导线分开。
但是,上述传统的功率组件支架结构,其连接组件是设置在下导线架以及导线设置在上导线架,该下导线架及上导线架为分开的不同构造,两个导线架的设置,导致整体较为复杂,生产制造不易,相对地生产成本较高。再者,其需要在制造过程中,进行弯曲包封扣合组件到一预定的角度的加工,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所以,由上可知,上述传统的功率组件支架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有待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改进的功率组件支架结构,其是将连接组件及导线是共同成型在一导线架上相对的两侧,仅设置单一的导线架,可使整体构造较为简化,生产制造较为容易,可大幅地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功率组件支架结构,其包封扣合组件是在成型时即直接设有预定的弯曲角度,不需要再在制造过程中进行弯曲角度的操作,故可简化生产制造过程,使生产制造较为容易,也具有降低成本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有:一导电安装平台,其包含一包封扣合组件,一内部导电表面及一外部导电表面;以及一导线架,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导电安装平台位于第一侧及第二侧之间,该第一侧连接有至少一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连接在导电安装平台一侧,该导线架的第二侧包含至少一导线,该导线包含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导线以第二端与导线架的第二侧连接;一半导体装置,其具有一第一电接点及一第二电接点,该半导体装置定位在该导电安装平台的内部导电表面上,使得该导电安装平台的内部导电表面及该第二电接点形成导电接触;一跳线,其设置在该导线的第一端与该半导体装置的第一电接点之间。
该包封扣合组件分设在导电安装平台上相对的两侧,该包封扣合组件向上延伸有预定的角度。
该导线架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是平行设置的。
该导线的第二端两侧分别凹设有一定位槽,该跳线一端两侧各向下形成有一定位体,用以扣合在导线架的导线的第一端两侧的定位糟。
半导体装置上包封有一包封体,该包封体由该包封扣合组件固接到该导电安装平台,该包封体在该半导体装置上形成壳形收敛,该导电安装平台的外部导电表面及该包封扣合组件暴露在外,而该导线的第二端及连接组件在该包封体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功率组件支架结构,其主要是在导电安装平台上直接成型有包封扣合组件,且在导线架设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该第一侧连接有至少一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连接在导电安装平台一侧,该第二侧包含至少一导线,该导线包含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导线以第二端与导线架的第二侧连接,该跳线是设置在该导线的第一端与该半导体装置的第一电接点之间。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架与半导体装置、跳线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架上定位半导体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架上定位半导体装置及跳线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55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