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纵向激励小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新型电极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0236679.7 | 申请日: | 200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4307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16 |
发明(设计)人: | 石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景林 |
主分类号: | H01S3/038 | 分类号: | H01S3/0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向 激励 功率 二氧化碳 激光器 新型 电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纵向激励小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新型电极结构,属于激光技术领域。
目前,国内激光打标、激光雕刻所用的气体激光器,均采用医用纵向激励小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此种激光器最突出的问题是不能胜任常期连续工作,在北方冬天可连续工作3~4个小时,到夏天只能连续工作1~2个小时,不能满足工业用户要求。另外,此种激光器为多模激光输出,只适合粗加工。现今,国内激光打标、激光雕刻所用气体激光器,基本买国外射频激励二氧化碳激光器,平均输出功率为40~100W。射频激励二氧化碳激光器,输出光斑为矩形,长宽比值很大,不同方向发散角也不同,只适合粗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今我国激光打标、激光雕刻所用的二氧化碳激光器,不能胜任常期连续工作,光束质量差,不适合精加工要求。为此提供纵向激励小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新型电极结构,使激光器放电稳定,激光器工作稳定,改善光束质量,实现低价模圆形光斑输出,提高激光加工性能,满足精加工的要求。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提供连续工作达8个小时的纵向激励小功率二氧化碳激光器,满足工业用户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特征是:为多圆环电极结构型式,位于氧化铝陶瓷激光管内侧、水套管的外端。面对阴极圆环(4),主放电阳极圆环(1)、预电离阳极圆环(2)、脱除氮的氧化物阳极圆环(3)顺序电连接。电极圆环平行排列,并且电极圆环(1)、(2)、(3)之间保持一定距离,阴极圆环(4)共用。电极圆环表面喷涂绝缘介质层[1~3]。
本实用新型特征是:主放电及预电离电源,均采用100~500KHZ高频交流信号激励[1,2],实现体积预电离,可降低主放电着火电压,处于最佳值E/N工作,提高pd值,使激光器放电稳定、等离子体稳定,等离体分布较均匀,可改善光束质量,增加注入功率密度,提高激光输出功率。主放电高频交流激励,无阴极位降区,在放电区域内,信号增益及等离子体分布较均匀,可改善光束质量,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采取高压窄脉冲放电,可脱除激光器工作气体生成的氮的氧化物[5],使激光器工作气体成分基本不变,使激光输出功率稳定,可延长激光器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特征是:激光管采用氧化铝陶瓷管[4],氧化铝陶瓷管比玻璃管导热率高出20~30倍,可大大改善激光工作气体散热效果,大幅度降低激光管内工作气体温度,有利于激光输出功率稳定,有利于激光器常期连续工作。
本实用新型激光器,由于采用新型电极结构型式,可大大改善激光工作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光束质量,增加激光输出功率,满足激光精加工的要求。强化冷却激光工作气体等措施,使激光器能常期连续工作。这样的激光器能满足激光打标、激光雕刻对激光器的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二氧化碳激光器总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结构图。
图3是图1中B-B向剖面结构图。
图中1主放电阳极圆环,2预电离阳极圆环,3脱除氮的氧化物阳极圆环,4阴极圆环,5氧化铝陶瓷激光管,6玻璃水套管。
在图1中,主放电阳极圆环(1)与阴极圆环(4)之间,实现高频交流无声放电,有利于主放电稳定,无阴极位降区,有激光输出。预电离阳极圆环(2)与阴极圆环(4)之间,高频交流激励,实现体积预电离,可大大改善激光器性能及光束质量。脱除氮的氧化化阳极圆环(3)与阴极圆环(4)之间,实现高电压窄脉冲放电,可脱除激光工作气体中的氮的氧化物,保持激光工作气体成分基本不变,稳定激光输出功率。只有新型多圆环电极结构型式,才能实现上述多功能作用,大大改善激光器性能。采用氧化铝陶瓷激光管,大幅度强化冷却激光工作气体,有利于激光器常期连续工作。因此,这样的激光器才能满足激光打标、激光雕刻对激光器的要求,它是理想方案。
在图2中,主放电阳极圆环(1)、预电离阳极圆环(2)、脱除氮的氧化物阳极圆环(3)、阴极圆环(4),其结构为同心金属圆环电极,位于氧化铝陶瓷激光管的内侧,表面有绝缘介质层,实现无声放电,使放电稳定,减少工作气体污染。
在图3中,所有电极圆环,在氧化铝陶瓷激光管内侧布置相同,平行排列,有一定距离。
参改资料:
1、高频预电离在高气压脉冲放电中的应用研究:
王又青等,《激光技术》,1996年,V01,20,№4,198~201;
2、高频激励CO2激光器:
陈义红,《激光技术》,1992年,V01,16,№3,164~1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景林,未经石景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6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