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刚石厚膜作磨头的砂轮修整笔无效
| 申请号: | 00234930.2 | 申请日: | 200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48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 发明(设计)人: | 吕宪义;姜志刚;杨广亮;金曾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B53/12 | 分类号: | B24B53/12 |
| 代理公司: | 吉林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恩远,崔丽娟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 厚膜作磨头 砂轮 修整 | ||
本实用新型属用于磨削加工的工具,特别涉及用金刚石厚膜作磨头的砂轮修整笔。
与本实用新型最相近的现有技术是名称为“砂轮修正笔”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93223158.6,授权公告号是CN2163714Y,公开日1994年5月4日。该砂轮修正笔,由钢制笔杆和焊接在笔杆端部的修正笔头组成,修正笔头是由金刚石厚膜或两层以上的金刚石膜经金属镀层处理后叠合成的厚片制作而成。金刚石厚膜或叠合的多层膜插在钢制笔杆的端部预制孔中,使之与孔口平齐,在孔中填实焊料焊接构成修正笔头。笔头的整体尺寸在4×1.5×1.5mm3以上。由实施例可知笔杆端部的预制孔最大为¢ 2.50×4mm,修正笔的加工面最大尺度为3mm。这种结构的砂轮修正笔使用寿命往往超过天然金刚石修正笔的使用水平,而各方面都超过合成金刚石聚晶的修正笔。但也有如下不足:第一,横截面还不够大,即加工面小,修正效率低;第二,金刚石膜片是焊装在预制孔内的、金刚石膜还要镀钛层,使得这种结构的砂轮修正笔制作繁杂。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达到磨头的加工面大、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金刚石厚膜作磨头的砂轮修整笔,由笔杆把、笔杆头、磨头和焊料层构成,所说的磨头是用金刚石厚膜制作,金刚石厚膜的膜厚大于0.5mm;所说的焊料层是由钛箔和银铜料经真空钎焊将磨头与笔杆头的顶端固定成整体。
为了增大磨头的加工面,金刚石厚膜可切成边长大于3.0mm的料块,焊装在笔杆头的顶端。
制作时,将焊料-银铜料放在笔杆头的顶端,再将钛箔放在焊料上,最后将金刚石厚膜放在钛箔上,置于真空条件下焊接或高频焊接。为了能使焊料、钛箔、金刚石厚膜在焊接前放置稳固和位置适当,加工面不歪斜,可在笔杆头顶端开槽,将焊料、钛箔、金刚石厚膜置于槽内焊接。焊接后再磨去金刚石厚膜的周边部分,露出金刚石厚膜的磨头。
图1给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给出另外一种结构示意图。即:
图1是平头式磨头的纵剖面示意图。
图2是刀式磨头结构的立体图。
实施例1,平头式磨头(见图1)
图1中,1是笔杆把,可以是横截面为圆形的,也可以横截面为三角形、正方形等形状,2是笔杆头,横截面也可以是圆、三角形,正方形等,其端头焊装磨头3,磨头3是一整块金刚石厚膜,金刚石厚膜的加工面跟笔杆头2的轴线垂直。为使磨头3与笔杆头2焊接牢固,使用钛箔和银铜料焊接,因而形成有焊料层4。
实施例2,刀式磨头(见图2)
笔杆把1和笔杆头2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但笔杆头2顶端为纵向剖开的半个棱锥或半个棱台或半个圆台的形状,金刚石厚膜制作的磨头3焊接在棱锥或棱(圆)台顶部的剖面上。刀式磨头可用于特殊用途砂轮的修正,如螺纹磨齿机用砂轮等。
本实用新型的砂轮修整笔结构简单,没有了多片的叠合焊装,没有了笔杆头顶端的预制孔,也不需要在金刚石膜上渡金属(钛)层,制做也就变得容易。由于是一块金刚石厚膜直接焊在笔杆头顶端,不受预制孔大小的限制,加工面可以随意设计,因而可提高修整效率;磨头可以有多种形状,用途广泛。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砂轮修整笔焊装牢固,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4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