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照明警示器无效
申请号: | 00233622.7 | 申请日: | 200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4260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训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训腾 |
主分类号: | F21V33/00 | 分类号: | F21V33/00;F21V21/00;G08B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领弟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照明 警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照明信号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功能照明警示器。
目前所见的照明器材与警示器具系属两种不同且分置的装置,其中的照明器材仅具有唯一的照明功效,且多为手持式手电筒结构形态。警示器材分为三角形的反光号志,或为设架结构的警示灯。然所述照明器材、反光号志及警示灯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个体形态,但却为现今车辆所必备的工具。当夜间车辆在有事故、锚或修护的情况时,须以该三者分别提供警示与照明的作用。三者皆以分别的使用形态,不仅造成使用上的巨大麻烦,而且占用车箱的备用空间,且于备用时极易因疏漏而致使其有欠缺不齐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功能、占用空间小的多功能照明警示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投射灯、设于筒体顶部的定位件、枢设于定位件上并与投射灯枢接的基座,并于基座与投射灯之间夹设有两导缘体;筒体外周滑动套设有与展收件枢接的活动座;筒体上部较大空间容设有警示灯;展收件包括若干与活动座枢接的支架、若干枢设于支架及筒体之间的撑张杆及横设于展开的两支架间的连置片。
其中:
展收件的支架为以稍大于活动座圆周而等分成具适当厚度的弧形长片,各支架于内表面适当位置突设与撑杆枢接的枢耳,支架的顶、末端分别设有枢接件及与连置片嵌设连接的固定孔;活动座底端设有与支架顶端枢接件相对应并枢接的枢槽。
展收件包括三支架。
筒体外设有限制展收件向下滑动行程的限止块。
活动座底缘设有嵌制片;筒体上设有与活动座底缘处嵌制片相对应的呈突缘状固定块。
定位件上环设与基座枢接的上、下两道滑槽,并于两滑槽之间突设挡块;基座上突设与定位件上挡块相对应并可限制其旋转的挡块。
基座系为两分置的半圆体构成,其底端形成对应并容置定位件的容置槽,并在其与定位件的滑槽相对位置延设呈突伸状的滑缘,基座上设有供电池、电路板的电路引穿而出的镂空区,电路的正负极分别连设导缘环体,于基座顶部形成设有相对枢柱的容置端。
投射灯的一端设有与基座顶端枢柱相对应并枢接的轴孔,且于其两邻侧分别形成供弹簧及导缘柱套设的定位的容置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投射灯、设于筒体顶部的定位件、枢设于定位件上并与投射灯枢接的基座,并于基座与投射灯之间夹设有两导缘体;筒体外周滑动套设有与展收件枢接的活动座;筒体上部较大空间容设有警示灯;展收件包括若干与活动座枢接的支架、若干枢设于支架及筒体之间的撑张杆及横设于展开的两支架间的连置片。使用时,敞开展收件的若干支架,使其呈脚架体结构,并于两支架底部横向嵌设连置板,使其构成明显的警示号志,点亮其顶处投射灯,使其兼具有投射照明效果,若其在呈收合状态时,亦使其可作为警示棒使用,不仅具有多种功能,而且占用空间小,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收合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正视图(展开使用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投射灯上、下旋转定位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投射灯左、右旋转角度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展收件10、活动座13、筒体50、定位件30、基座40及投射灯44。
展收件10包括若干弧形截面的长片状支架11、撑张杆12及连置片14。支架11系以稍大于活动座13圆周而等分成具适当厚度的弧形长片,各支架11于内表面适当位置突设枢耳111,支架11的顶端设有枢接件112,支架11的末端处设有与连置片14嵌设连接的固定孔113。
活动座13为镂空体,其底端设有与支架11顶端枢接件112相对应并枢接的枢槽131及嵌制片132。
筒体50为外周与活动座13内周相对应并滑动套设于其内的中空长柱体,其底部设有枢耳500;筒体50底部设有藉由封盖封锁的电池、电路板51,其上部较大空间容设有警示灯52,以加大警示灯52的发光面积。筒体50适当位置设有限止块501及与活动座13底缘处嵌制片132相对应的呈突缘状固定块502。
定位件30上环设上、下两道滑槽31,并于两滑槽31之间突设挡块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训腾,未经王训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3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层建筑着火时用以人员自救的救生器
- 下一篇:水力驱动施肥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