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坞式设备起重搬运车无效
| 申请号: | 00229807.4 | 申请日: | 200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4212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2-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声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卷烟厂 | 
| 主分类号: | B60P1/34 | 分类号: | B60P1/34 |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齐旭 | 
| 地址: | 43005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船坞 设备 起重 搬运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起重运输设备,特别是船坞式设备起重搬运车。
机器设备在厂房内或仓库内进行短途搬运挪动时,通常用滚筒、撬杠、钢丝绳等组成简单的搬运工具,也可以用专用设备小车来搬运。
第一种方法简单方便,但投入人力物力较多,对地面破坏较大,耗时长,安全性较差。第二种方法虽然有所改进,但必须具有特殊的小车,设备体积底面积变化较大时,搬运小车的适应性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适应各种不同尺寸的设备搬运,不易损坏地面的船坞式设备起重搬运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的车身是由前车梁、后车梁、左、右车梁构成。左、右车梁的前端用螺丝固定在前车梁上,左右车梁的后端也用螺丝固定在后车梁上,左右车梁车的间距可按设备不同而变动。前轮及转向机构通过转轴装在前车梁中间的下面,前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后轮通过后轮支架装在左右车梁的下面,并可前后移动。后轮也可以是两组或多组。每组车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二对或多对起重丝杆通过螺母悬挂在左右车梁上,起重丝杆杆的下端设有供承重横杆穿过的吊孔。
后轮支架可以是固定式或浮动式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按要搬运的设备尺寸,将车身的前后左右车梁拆开,将左右车梁的前端与前车梁装好,使其形成一个U形叉子,也象一个船坞形式。将U形叉子驶向欲搬设备。用承重横梁穿过设备底部起重空挡位,两端穿过起重丝杆上的吊孔,再将后车梁与左右车梁用螺栓连接使整个小车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此时旋动起重丝杆上的螺母就可以将沉重的设备轻松地吊起。待设备离开地面一定高度后就可以拉动小车,将沉重的设备搬运到指定位置,再反向操作拆除小车,就轻松地完成沉重的设备搬运工作。后轮支架安装的位置应位于设备前后的2/3处为宜。车轮采用对地面无损坏的橡胶、尼龙或聚氨酯等材料制成的车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适应各种不同尺寸设备,不易损坏地面。
下面以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起重丝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浮动后轮支架示意图。
其中1-拉杆,2-转向机构,3-前车梁,4-承重横杆,5-右车梁,6-左车梁,7-后车梁,8-起重丝杆,9-前车轮,10-前轮支架,11-转轴,12-吊孔,13-后轮支架,14-后车轮。15-支架本体,16-浮动杆。
从图看出本实用新型是由车身、后车轮(14)、前车轮(9)及转向机构(2)组成。其车身是由前车梁(3)、后车梁(7)、左、右车梁(5)(6)构成。左、右车梁(5)(6)的前端用螺丝固定在前车梁上,左右车梁(5)(6)的后端也用螺丝固定在后车梁(7)上,前后车梁(3)(7)上设有若干排螺孔,使左右车梁的间距可按设备不同而调节。前轮(9)及转向机构(2)通过转轴(11)装在前车梁(3)中间的下面,前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后轮通过后轮支架装在左右车梁(5)(6)的下面,并可前后移动。后轮也可以是两组或多组。每组车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二对或多对起重丝杆通过螺母悬挂在左右车梁(5)(6)上,起重丝杆(8)杆的下端设有供承重横杆(4)穿过的吊孔(12)。
每个左右车梁(5)(6)由两根槽钢焊接而成,两根槽钢之间留有供起重丝杆(8)和后轮支架(13)移动的间隔。
浮动后轮支架是由支架本体(15),浮动杆(16)组成。它能保证车轮着地时,所有的车轮都得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卷烟厂,未经武汉卷烟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29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