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李箱后底座的改良构造无效
申请号: | 00200753.3 | 申请日: | 2000-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076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哲宏;郭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5/04 | 分类号: | A45C5/04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箱 底座 改良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后底座的改良构造,尤指一种具有组合构造的行李箱后底座的改良。
查一般行李箱的基本构造,皆由纤维布框及塑胶框架共同形成的行李箱本体,本体底部两角落设角轮,本体上方设拉杆座体,座体乃供支承拉杆装置,拉杆装置的上端为握把,握把下端为内管,内管的外端为外管,内管可在外管内伸缩自如,外管的底部则固定在基座上,基座则设在行李箱本体的底部里面,再由一外板将基座锁固在行李箱本体,同时上述设在行李箱本体底部的至少两角轮也藉一内框架锁固在行李箱下端的角落上,此乃当前一般行李箱的构造的走向,惟该行李箱的最大缺点在于用户在拖用行李箱时,行李箱的底部,包括角轮周围及两角轮之间最容易与外界碰触,尤其是两角轮之间的底部部位的行李箱本体受伤机率最高,扭曲的情况亦在所难免,故如何在行李箱本体的底端附近附设一保护构造,便成为一般消费者的需求趋向。
为此,如图1所示的角轮与下托架连体的构造及我国专利公告第341075号(申请案号第87204434号)的「置放平稳之旅行箱底座改良」,便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推出的行李箱构造,虽其构造简单,装配容易,但角轮框架与后底座均为一体成形,而行李箱的尺寸有不同的大小及各种样式的设计,亦即不同尺寸的行李箱其后底座势必使用各自不同的模具成形,其模具设备对生产工厂而言,委实是一项庞大的财务负担及模具管理上的困扰。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习用行李箱底座构造的上述缺点,而创出一种具组合式构造底座的行李箱的改良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李箱后底座的改良构造,其角轮框座与行李箱底部的后底座间是以组合方式相扣接为一体,使不同尺寸的行李箱在组装时,只需更换中间的后底座的尺寸即可,适应于各种不同大小的行李箱使用,此不惟构造简单,组装容易且可达到实质上节省行李箱底座整体模具设备费的行李箱后底座的改良构造。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及功效,其所采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种行李箱后底座的改良构造,包括一设在行李箱本体下方的两角轮装置及一设在两角轮间的底座角板,该两角轮装置的框架内侧下方各设有一L型凹槽,该L型凹槽是供行李箱底座角板的两端部相互搭接组合予以固定,以达到改变该底座角板的选择尺寸,即可改变行李箱所需的后底座的尺寸规格。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功效及特点,将佐以如下附图的说明而益加明晰。
图式简单说明:
图1为习用行李箱后底座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后底座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后底座构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后底座的部份放大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行李箱后底座组合的俯视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部分代表符号:
10行李箱本体 11外管 13、14角轮
130、140框架 131-141内侧边框 133-144L形嵌合槽
15、15A底座角板 150垂直板 151水平板
152-152方形孔座 153凸肋 154固定凸部
158C形套筒 159间隙
本实用新型行李箱后底座的改良构造,其主要改良的构造在于底座是由一底座角板15及设在行李箱本体下方的角轮13及14所组合,详言之,行李箱后底座是由设在中间的底座角板15的两端分别与角轮13及14的框架130、140的两内侧边框131-141的L形嵌合槽133-144相搭接扣合或相搭接后再以固定元件予以锁固,使三者合而为一,以便在各种不同长度规格底座角板15、15A与相同规格的角轮13、14相互搭配,即可获致组合成各种不同尺寸的行李箱底座,另该底座角板15的垂直板150上设有不与水平板151接触的两方形孔座152-152,而该行李箱后箱板与该底座角板15相对应位置处则分别设置两方形孔(图中未示),以便底座角板15的两方形孔座152-152可伸入行李箱下方的两方形孔(图中未示),并以固定元件(如螺钉等)与将的与所插入外管的底部锁固。
由图3可知,底座角板15-15A的宽度宜大于两角轮13-14间的距离宽度,俾角板15(或15A)得以与两角轮13、14的框架相互搭接,因而使行李箱本体的后板下方可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所护盖;换言之,如图3所示,行李箱本体后板的下端全部为底座角板15及角轮框架所保护,使用时不虑擦伤行李箱本体,如将底座角板15采用耐磨材料制成,则行李箱的外观将可长期保持完整无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乔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007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