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药物及其组合物经皮给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0136775.7 | 申请日: | 200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20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07 |
发明(设计)人: | 董国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国臣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平***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药物 及其 组合 物经皮 系统 | ||
1.将药物加工成颗粒粉末,通过药剂学技术制成经皮给药系统的纳米药物及其组合物经皮给药系统的发明,其特征在于药物包括化学药、中药、生化药和生物药使其加工成颗粒尺度在1-100纳米之间的药物粉末,制成技术工艺不同类型的经皮给药系统即纳米药贴,利用纳米药物粉体颗粒径尺度变小产生突变的特异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能,特别是纳米药物粉体的小尺度效应,高扩散率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具有使药物透过皮肤表皮角质层的动力,改变了以往药物在皮肤表面由皮肤控释的状态,克服了以往药物颗粒乃至亚微颗粒(几微米)不能透过皮肤角质层的屏障困难,开僻了凡是可加工成纳米药物粉末的极性和非极性药物都可制成经皮给药系统经过完整皮肤给药,并制成纳米药贴防治常见病和疑难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药物及其组合物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药物具有原初药所没有的特异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能,临界纳米药物(100-200nm)也具有新的特异性,产生类似于同位素的现象,发明人提出原药“同位药”的纳米药物新概念。
3.概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药物及其组合物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药物包括可以制成纳米粉末的化学药、中药、生化药和生物药粒径尺度在1-100纳米。100~200的药物可称之临界纳米药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药物及其组合物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药物加工方法已有多种,对极性药物可以采用高能机械球磨技术加工成纳米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纳米药物及其组合物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药物加工方法,非极性药物采用固体分散体成型技术使其加工成1-100纳米药物,非极性药物液体或中药浸出液也可采用固体分散体成型技术制成纳米药物。
6.概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药物及其组合物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药物的特异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能,其中纳米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随隧效应是决定药物能够透过皮肤的关键因素和克服皮肤控释药物吸收释放的屏障阻碍,是制备纳米药物的关键技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药物及其组合物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皮给药系统可制成多种类型,可以将纳米药物分散在压敏胶中制成固体多层结构型的纳米药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药物及其组合物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经皮给药,是将单味纳米中药根据中药配方组合制备两味以上的组合纳米中药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药物及其组合物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药贴透过皮肤的促进方法是,与经皮负压治疗器结合的经皮给药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国臣,未经董国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67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聚物油和它们的生产
- 下一篇:PLL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