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花果泡制酒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0133251.1 | 申请日: | 2000-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297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30 |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文宗 |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淑勤 |
| 地址: | 21316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花果 泡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花果泡制酒及其制造方法。
无花果是一种桑科植物,其果实称作无花果,又称映日果、密果、奶浆果、树地瓜、文仙果、品仙果、阿阳、底珍、天生子、优昙钵等。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物质如:氨基酸、各种糖类、水解酶、维生素、磷、钙等矿物质。在医学上,用无花果的干果入药,具有润肺平喘、调理肠胃、清热解毒等功能,还可作外敷药。以往人们常通过食用无花果鲜果、果干或蜜饯等获取无花果果实中的有益成分。但是在我国,无花果的种植地主要集中在新疆南部,虽在长江南部和山东沿海也有少量种植,但种植区域仍不够广泛,加之无花果鲜果的保存期短,长途运输损耗大。因此,无法使更多的人从无花果果实中获取其有益成分,限制了无花果的种植、开发和利用。目前已有的无花果加工产品是无花果干、无花果蜜饯、无花果罐头。但品种尚显单调,而且食用不方便,也不易吸收,尤其是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嗜好和有特殊需求的人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花果泡制酒及其制造方法。以简单的方法制造出色泽、口味各异,具有无花果中有益人体健康成分并有无花果药用功能的无花果泡制酒,解决无花果保存、运输问题,增加无花果加工产品的品种,促进无花果的种植、开发和利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无花果泡制酒,由无花果成分、水和添加剂勾兑而成,酒精度为0.5度~62度,所述无花果成分是指按果、酒重量比为3~7∶7~3取无花果果实和38度~62度白酒装入容器内,恒温浸泡30天~360天以上,取液体过滤、灭菌得到的无花果浸泡液;所述添加剂是糖、色素、香精、防腐剂和酸味剂;所述无花果泡制酒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无花果成分 3%~89%
水 10%~96%
添加剂
糖 0.1%~10%
色素 0.01~0.1%
香精 0.001%~0.05%
防腐剂 0.01%~0.5%
酸味剂 0.05%~0.5%。
上述无花果泡制酒中所述无花果果实是指桑科植物无花果的鲜果或者干果,其使用形态可以是整果,也可以是整果的破碎物。
上述无花果泡制酒中的添加剂:糖、色素、香精、防腐剂、酸味剂均为食品级,防腐剂优选山梨酸或者山梨酸钾,酸味剂优选柠檬酸。
上述无花果泡制酒中的水为符合国家饮用标准的矿泉水、深井水、纯净水、自来水或任何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
制造上述这种无花果泡制酒的方法有如下步骤:
a、按果、酒重量比为3~7∶7~3取无花果果实和38度~62度白酒,装入容器内,恒温在10℃~45℃,浸泡30天~360天以上,取其液体过滤、灭菌后制得用作无花果成分的无花果浸泡液并测其酒精度;
b、在权利要求1所述无花果泡制酒各组分重量百分比的范围内,根据规定的最终无花果泡制酒的酒精度、色泽、香型、口味和a步骤所得无花果浸泡液的酒精度,先选定所用色素颜色和香精香型,再确定无花果泡制酒各组分的用量;
c、按b步骤确定的无花果泡制酒各组分的数量,将无花果浸泡液、水、糖、色素、香精、防腐剂和酸味剂放入容器内进行勾兑,混匀后包装即为无花果泡制酒。
上述这种无花果泡制酒的制造方法,无花果果实在用白酒浸泡前,也可先用30℃~100℃水喷淋0.5分钟~15分钟消毒后,再依次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a步骤、b步骤和c步骤的方法制得无花果泡制酒。
本发明的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无花果泡制酒是一种既含无花果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又有不同酒精度的无花果加工产品。增加了无花果加工产品的品种,也满足了现代人既要饮酒,同时又要获取营养成分和无花果药用功能的要求。本发明提供的制造方法简单,无需特殊设备,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式不受限制。利用勾兑过程改变色素颜色、香精香型等可获得系列化无花果泡制酒。浸泡后的无花果果实固体,还可用于酿造无花果白酒,无花果资源利用率高。解决了无花果鲜果运输、贮存问题,还可使不宜种植无花果的地域和国家,在任何季节都能品尝到既含无花果有益成分,又有酒精度且具有无花果药用功能的饮品,为果农和饮料业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描述,但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文宗,未经金文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32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棚培育五期幼蟹技术
- 下一篇:组合型高抗噪音驻极体拾音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