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n-Cu合金电镀浴无效
申请号: | 00128596.3 | 申请日: | 200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300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村松芳明;矢田佳彦;宫崎秀树;时尾香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荏原优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60 | 分类号: | C25D3/6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昕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n cu 合金 电镀 | ||
本发明涉及Sn-Cu合金电镀浴。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能够防止Cu的置换析出这种工业实践中广泛存在的问题的酸性Sn-Cu合金电镀浴。
Sn-Cu合金电镀技术,以往在作为青铜电镀的装饰电镀的领域被广泛使用。近年来,又作为取代钎料镀(Sn-Pb合金电镀)的电镀方法而受到注目。
关于Sn-Cu合金电镀,已知的有氰化铜-锡酸碱性浴(日本专利公开JP52-96936号)和,焦磷酸浴(日本专利公开JP56-72196和JP61-272394),或者氰化铜-焦磷酸铜浴(日本专利公开JP57-60091)。而且,日本专利公开JP57-177987号专利申请公开了需要使用足够量的无机酸将pH保持在2.0以下的酸性的Sn-Cu合金电镀浴。
上述各种电镀浴中的无机酸浴,与其它电镀浴相比,电流效率要高,虽然从工业应用上考虑是有利的,但实际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实用化存在着难度。即,上述日本专利公开57-177987号中述及:酸性Sn-Cu合金电镀浴中,由于存在游离状态的Cu2+,在电镀制品原料中存在与Cu相比Fe、Ni等电位低的金属的情况下,Cu离子被置换析出,存在电镀覆膜密实性显著降低的问题。而且,在阳极使用Sn金属的情况下,这种表面上的Cu析出,会使阳极难以溶解,出现电镀浴成分的稳定性的被损害的问题。而且,在Sn2+、Cu2+一起存在时,容易出现SnO2产生的混浊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稳定Cu2+,曾考虑使用络合剂,但络合剂会妨碍废水处理,出现了难以处理失效废液的新问题。
为开发一种不使用络合剂,但可以防止发生Cu2+置换析出和SnO2混浊现象的酸性Sn-Cu合金电镀浴,本发明的课题就是提供上述性质的酸性Sn-Cu合金电镀浴。
本发明者为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结果发现将Sn或Cu溶解在足够量的链烷烃磺酸、链烷醇磺酸、硫酸等的酸性溶液中,并添加硫脲类化合物,可以不使用络合剂而防止出现Cu的置换析出和电镀液的混浊,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了含有以下成分(a)~(c)的酸性Sn-Cu合金电镀浴
(a)Sn2+离子以及Cu2+离子,
(b)选自链烷烃磺酸、链烷醇磺酸和硫酸的至少一种酸,和
(c)硫脲类化合物。
而且本发明提供了除上述(a)~(c)成分外,进一步含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酸性Sn-Cu合金电镀浴。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对酸性Sn-Cu合金电镀浴中的被电镀物,使用阴极电解为特征的Sn-Cu合金电镀方法。
本发明酸性Sn-Cu合金电镀浴(以下称作[Sn-Cu电镀浴])是以(a)Sn2+阳Cu2+阳离子,(b)选自链烷烃磺酸、链烷醇磺酸和硫酸的至少一种酸,和(c)硫脲类化合物为必要成分配制的。
其中,成分(a)的Sn2+阳离子和Cu2+阳离子,是在最初配制电镀浴时,向其相应的氧化物,即氧化亚锡、氧化铜等成分中,加入成分(b)的阴离子而得到的。或者是通过Sn2+阳离子和Cu2+阳离子的成分(b)的阴离子盐,例如甲磺酸锡、甲磺酸铜、乙磺酸锡、乙磺酸铜、异丙醇磺酸锡、异丙醇磺酸铜、硫酸锡、硫酸铜等用水溶解而制备的。另外,电镀过程中,Sn2+和Cu2+是从阳极或其阴离子盐分别得到补充的。
另一方面,成分(b)的选自链烷烃磺酸、链烷醇磺酸和硫酸的酸,是以游离酸的形式或是与(a)成分的Sn2+阳离子和Cu2+阳离子形成的盐的形式供给的。
而且,作为(c)成分的硫脲化合物,例如有硫脲、二乙基硫脲、苯硫脲、烯丙基硫脲、乙酰硫脲、二苯基硫脲、苯甲酰基硫脲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荏原优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荏原优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85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皮素拮抗剂
- 下一篇:具有改良的粘结强度和耐底切性的铜箔的粘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