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中国红豆杉细胞生产紫杉烷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25305.0 | 申请日: | 2000-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288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3-28 |
发明(设计)人: | 钟建江;董浩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12 | 分类号: | C12P7/12;C12P17/02;C12N5/04 |
代理公司: | 华东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大忱,盛志范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中国 红豆杉 细胞 生产 紫杉 方法 | ||
1.一种利用中国红豆杉细胞生产紫杉烷类的方法,包括从植株幼茎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中分离获得中国红豆杉细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中国红豆杉细胞移入液体培养基中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继代培养;
(2)然后将所获得的中国红豆杉湿细胞置于含培养基的摇瓶中暗培养,培养周期为12-25天,从所获得的培养物中采用常规的方法收集云南紫杉烷;
在摇瓶培养前期细胞快速生长阶段,添加诱导剂二氢甲基茉莉酮酸酯或甲基茉莉酮酸酯至培养基中诱导剂的最终浓度为1-100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添加诱导剂的同时进行补糖,补加量为10-30g/L;所说的糖为蔗糖、葡萄糖、果糖或乳糖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国红豆杉细胞的培养和湿细胞的摇瓶暗培养均采用Murashige-Skoog培养基,并添加0.1-1.0mg/L 6-苄基腺嘌呤,0.05-0.5mg/L2,4-二氯苯氧乙酸,0.05-0.5mg/L萘乙酸,20-500mg/L抗坏血酸和10-50g/L蔗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糖为蔗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国红豆杉湿细胞摇瓶中暗培养时,接种量为20-200g/L湿重,温度为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53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元蛋白芯片及其制法和用途
- 下一篇:一种“汽车失盗、遭劫的卫星追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