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部安置有太阳能发生器的机动车棚顶无效
| 申请号: | 00124573.2 | 申请日: | 2000-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343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4-10 |
| 发明(设计)人: | 维尔纳·佩茨;托马斯·甘斯;赫尔穆特·特施纳;赖因哈德·韦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巴斯特车辆系统国际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7/04 | 分类号: | B60J7/04;B60L8/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立 |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部 安置 太阳能 发生器 机动 车棚 | ||
1、机动车棚顶,具有一个在外部固定安置在一固定棚顶蒙皮(10)上的太阳能发生器(18),用于产生机动车用的太阳能电流,其中,该太阳能发生器可在一个空间上紧凑的第一位置和一个空间上不很紧凑的第二位置之间被调节,在第二位置上,它的有效工作的、在棚顶平面上投影的太阳能表面大于在第一位置上的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于外部在固定的棚顶蒙皮(10)上安置一沿棚顶纵向延伸的固定部件(14、16),它至少在第二位置上起到用于太阳能发生器(18)的固定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太阳能发生器(18)包括多个平面式太阳能元件(22、24),其中,至少一个太阳能元件(22)是可调节的;这些太阳能元件在第一位置上基本上为上下叠置,而在第二位置上基本为平面地相互并排安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太阳能发生器(18)的至少一个平面的太阳能元件被构造为固定的太阳能元件(24),它的位置与太阳能发生器的位置无关。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太阳能发生器(18)包括一个壳体(20),它在太阳能发生器的第一位置上容纳所有的太阳能元件(22、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壳体(20)是扁平箱体的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壳体(20)在其上侧面设有一透明的盖件(26),在该盖件(26)下安置了该固定的太阳能元件(24)。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壳体(20)被固定在固定部件(14、16)上。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之一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部件(14、16)对于太阳能发生器(18)的两个位置之间的过渡起到用于可调节的太阳能元件的导引结构作用。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部件包括两个在棚顶的纵向上延伸、并平行的导引轨道(14、16),在它们之间,这些可调节的太阳能元件(22)在第一位置之外被导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导引轨道(14、16)被构造为接触轨,用于可调节的太阳能元件(22)在第二位置上的电接通。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之一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部件(14、16)涉及一个相应的改型棚顶栏杆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3至12之一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太阳能元件(22、24)在第二位置上如此远地位于固定棚顶蒙皮(10)之上,即,实现太阳能元件的后部通风。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该太阳能发生器(18)被如此构造,以使第一位置适合于行驶运行状态,而第二位置适合于稳定状态。
15、机动车棚顶,具有一个于外部安置在一固定棚顶蒙皮(10)上的沿棚顶纵向延伸的固定部件(14、16),它被这样构造,即,一个可移动的平面式太阳能发生器(太阳能元件22)可被推入到该固定部件中,并在一个用于产生太阳能电流的工作位置上被该固定部件所固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该太阳能发生器包括多个平面式太阳能元件(22),它们在工作位置上平面地相互并排安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部件包括两个沿棚顶纵向延伸并平行的导引轨道(14、16),在它们之间,每个太阳能元件(22)可被导引。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机动车棚顶,其特征在于:
该导引轨道(14、16)被构造为接触轨以用于太阳能元件(22)在工作位置时的电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巴斯特车辆系统国际有限公司,未经维巴斯特车辆系统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45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