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及其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114355.7 申请日: 2000-01-28
公开(公告)号: CN1274543A 公开(公告)日: 2000-11-29
发明(设计)人: 谢杰伦 申请(专利权)人: 谢杰伦
主分类号: A23L1/28 分类号: A23L1/28;A23J3/14
代理公司: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和平
地址: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产 蛋白 配方 及其 工艺
【说明书】:

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食用真菌及细菌菌(体)蛋白和菌纤维,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和工艺方法。

在本发明提出之前,国内外生产仿生肉的情况均有报道和市场销售。但存在以下缺陷:这类仿生肉,主要是以大豆、小麦、花生等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添加部分动物肉,为了使产品具有肉汁口味,均加入了一定量的动物油。另外,这类仿生肉中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种类不齐全,产品的成型状态不好,不具备有皮、有膘、有瘦肉层的动物肉形态,风味和口感不太理想,同时伴有一定的豆腥味道。目前,国外市场推出了一种高档仿生肉,也系采用纤维状食用植物蛋白,并非生物纤维类,因此适口性也比较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菌(体)蛋白,即菌蛋白作主蛋源,生物纤维作产品成型材料,生产菌蛋白肉的配方及其工艺方法,使菌蛋白肉,具有动物肉的完整外观形态、色泽、口嚼感,肉汁感强,而且含有动物肉所有各种氨基酸成份,以达到口感与营养具佳的食肉标准。

实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措施,在于所述的菌蛋白,它至少包括:菌组织纤维,菌分离蛋,大豆分离蛋白,活性面筋,植物油,淀粉、水及氨基酸调味剂,精盐等物质,其菌组织纤维是将食用真菌菌丝体、子实体、酵母细菌菌体,通过打丝、过滤、过程所获取;菌分离蛋白是将菌体浓浆,经胶体磨微磨,低温脱溶(常温)离心分离收取;分离后的菌液加入少量豆粉、无机盐,调整PH值,接种,经氨基酸发酵,抽提收取氨基酸调味品;大豆分离蛋白是将大豆经脱皮、粉碎、溶出、离心处理收取;活性面筋是将小麦去麸皮、细粉、经水洗搓揉收取;在收取上述菌蛋白肉的主要组成材料后,将菌组织纤维与淀粉混合,取混合物1/3,加入适量植物油再混均匀备用;取混合物2/3,用天然食用色素适量,经染色备;白色部分作为肥肉骨架,红黄色部分作为瘦肉骨架。

将菌分离蛋白,大豆分离蛋白与活性面筋混合均匀,加入水,经1500~2000R/min,搅拌25min,置5℃低温柜冷凝6h以上,收得凝胶,再经搅拌机打碎得细碎胶凝蛋白。

将氨基酸系调味品,植物油,精盐,天然香料,天然甜味剂,混合,再用超声波高频振荡器处理,使其乳化,得乳化香油料。

再将1/3碎胶凝蛋白,1/3乳化香油料与1/3未染色菌组织纤维混合,经捏合机2000R/min充分挤压成型得肥肉料,用2/3碎胶凝白、2/3乳化香油料与2/3经染色菌组织纤维混合,经捏合机2000R/min充分挤压成型得瘦内料。

取植物胶,经粉碎,加热溶化,加入植物油少许,将似毛孔粒混合均匀,得皮料液,备用。

最后,将皮料胶先注入模具,依然为肥肉料,瘦肉料或肥、瘦分多层注入,封口。置于80℃水浴灭菌热凝固25min,冷却,脱模整理表面、干燥、贴标签,包装,检验,即成品菌蛋白肉。

本发明所述菌蛋白肉的主要中间体构成,其配方重量百分比是:

菌组织纤维            12-14%

菌分离蛋白            14-16.5%

氨基酸系调味剂        0.6-0.8%

大豆分离蛋白          8-9%

活性面筋              3-5%

淀    粉              5-7%

植 物 油              5-6%

精    盐              3-4%

植 物 胶              5-6.5%

   水                 35-40%

其它的微量元素,天然香料、天然甜味剂、天然色素等根据要求,放入量很小。

本发明与现有的仿生人造肉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主要表现在本发明菌蛋白肉是以菌蛋白作为主蛋白源,以菌纤维作成型材料,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其产品经检测总蛋白含量高于动物肉的含量,氨基酸种类齐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本发明所提供的附图为生产菌蛋白肉的工艺流程框图。

本发明附图中取植物胶,经粉碎,加热溶化,加入植物油少许,将似毛孔粒混合均匀,得皮料液,未染色的菌组织白色纤维或染色的红、黄纤维中,再加入碎胶凝蛋白,混合成型,再注模,封口,无菌热凝固,整理,表面干燥,贴标签,包装,即制成菌蛋白肉。

本发明菌蛋白肉,按1000克产品,制作的实施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杰伦,未经谢杰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43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