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醚-聚氨基酸两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00112885.X | 申请日: | 200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21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熊成东;张晟;王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69/40 | 分类号: | C08G69/40;A61K51/06 |
代理公司: | 四川高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澎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醚 氨基酸 两嵌段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醚-聚氨基酸两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将其作为可生物降解的具有主动靶向性的药物控释载体的应用。
理想的药物控释载体应具备:足够高的载药量;有抗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保护药物免遭生理环境的破坏;具有主动靶向性,即对病变细胞具有靶向性。而目前,用作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药物控释载体的材料(如聚乙醇酸、聚乳酸等)往往不能达到如上的理想条件,这类粒子载体类控释载体进入体内后,很快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使之无法达到理想的控释的效果。近来,有人用聚环氧乙烷改性形成聚醚-聚酯两嵌段共聚物,使粒子表面形成亲水保护层,而使控释载体具有抗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在血液中循环的时间延长,但这样做的结果使载药粒子仅具有被动靶向性,且载药量偏低。Ykoyamao等合成了聚氨基酸-聚环氧乙烷两嵌段共聚物(Macromol.Chem.1995,196:1899)以便在聚氨基酸的侧链反应性基团如羧基、氨基上接更多的药物,但聚醚链末端均由无反应活性基团封端,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使载药量偏低的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但载药粒子也只具有被动靶向性,末解决对病变细胞的主动靶向性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聚醚-聚氨基酸两嵌段共聚物,其端基带有可反应性的官能团。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醚-聚氨基酸两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将本发明的聚醚-聚氨基酸两嵌段共聚物作为可生物降解的具有主动靶向性药物控释载体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将聚醚-聚氨基酸两嵌段共聚物,其结构式如下:其中A代表聚醚的结构单元:-CH2-CH2-O-、-CH2-CH(CH3)-O-、
-CH2-CH2-CH2-CH2-O-,
R1代表聚氨基酸残基-CH2CH2COOH、-CH2C6H5、-CH2COOH、
-CH2CH2CH2CH2NH2、-CH2SH、-CH(OH)CH3、-CH2OH、-CH2CH2CONH2、
-CH2CONH2、-CH2CH2COOCH2C6H5、-CH2CH2CH2CH2NHOOCH2C6H5,
R2代表羟基、氨基、羧基、氰基、醛基,
式中n=10~500 m=10~500。
优选的聚醚段的结构单元为-CH2-CH2-O-,-CH2-CH(CH3)-O-,或两者混合;
优选的R1代表-CH2CH2COOH、-CH2C6H5、-CH2CH2CH2CH2NH2;更优选的R1代表-CH2CH2COOH。
优选的R2代表羟基、氰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以上聚醚-聚氨基酸两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a.将聚醚的单体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或两者混合物溶于适宜溶剂
如甲苯、四氢呋喃、二氧六环,浓度1~30%,加入乙氰钾引发聚
合,反应温度0~40℃,制得端基分别为氰基和羟基的聚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28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