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发动机无效
| 申请号: | 00102546.5 | 申请日: | 2000-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311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05 |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官卫军 |
| 主分类号: | F01C1/14 | 分类号: | F01C1/1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金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飞 |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发动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
现有的发动机一般都采用活塞来回振动作为动力,这种发动机零部件多,结构复杂,制造麻烦,体积大,由振动引起的噪音大,且存在气体燃烧不清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的无活塞式发动机。
本发明是以下列形式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气缸和气缸密封盖,气缸带有加油装置、进气装置、点火装置,在气缸内有一凸轮与一凹轮,凸轮的凸轮轴连接一齿轮,凹轮的凹轮轴连接另一同等直径的齿轮,两个齿轮相啮合,凸轮的凸部与凹轮的凹部相匹配,凹凸轮处于相切位置。
本发明的气缸下部还有一排气孔,排气孔为常开状态。
本发明凸轮转动时,由凸轮轴、两齿轮、凹轮轴带动凹轮的转动,凹凸轮转动使凹轮与凸轮形成一越来越大的空间,当燃烧气体被吸进,点火后,气体膨胀,推动凸轮向一边旋转,并带动凹轮旋转,由于凹凸轮由齿轮定位配合,使凹凸轮永远以相同的速度、相反方向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凸轮的凸部与凹轮的凹部相吻合,不会相撞,从而实现了无活塞产生动力。
本发明在气缸下部的常开的排气孔可以不断将燃烧气体排出。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凹凸轮及齿轮的特殊位置关系,使气体燃烧膨胀产生压力从而带动凹凸轮不停地转动,实现了无活塞产生持续动力,不但减少了活塞式发动机的众多的零部件,消除了活塞振动带来的巨大噪音,而且由于气体燃烧时间长,动力加压时间也较长,功力增加;本发明加工方便,体积较小。
附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剖视)。
附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剖视)。
附图3为本发明后视图。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一详细阐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一气缸(1)、气缸密封盖(15),气缸(1)带有一进气装置(7)、点火装置(8)、加油装置(9),在气缸(1)内有一凸轮(2)、一凹轮(5),凸轮(2)的凸轮轴(3)连接一齿轮(11),凹轮(5)的凹轮轴(6)连接另一同等直径齿轮(12),齿轮(11)与齿轮(12)相啮合,凸轮(2)的凸部与凹轮(5)的凹部相匹配,凸轮(2)与凹轮(5)处于相切位置。
本发明的气缸(1)下部还有一常开排气孔(4),齿轮(11)、(12)由轴承(13)固定在外壳(14)上。
本发明在凸轮(2)转动时,由凸轮轴(3)带动齿轮(11),齿轮(11)带动齿轮(12)转动,齿轮(12)通过凹轮轴(6)带动凹轮(5)转动,凹轮转动使凹轮(5)与凸轮(2)间形成一越来越大的气路空间(10),当燃烧气体被吸进,点火后,气体膨胀,推动凸轮(2)向一边旋转,并带动凹轮(5)旋转,由于凸轮的凸部与凹轮的凹部相吻合,使凹凸轮永远以相同的速度、相反的方向旋转,从而实现了无活塞产生动力。
本发明在凸轮旋转至气缸下部时,气路空间(10)内的气体由排气孔(4)排出。
实施例二
本发明在一个气缸内也可以配备几个凸轮与一个凹轮相配合,每个凸轮的凸轮轴连接各自的齿轮,它们都可与连接凹轮的齿轮相啮合,这样,在一个凸轮系统产生故障时,就可以启动另外的凸轮产生动力。
实施例三
本发明也可以在凸轮轴与凹轮轴上纵向连接多个凸轮与凹轮,相配合的凸轮与凹轮设置在同一气缸内,形成同轴多缸发动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官卫军,未经上官卫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2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1C 旋转活塞式或摆动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0 旋转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2 .弧形啮合式,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08 .相互啮合式,即具有与齿轮传运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1C1-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24 .反向啮合式,即与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1C1-30 .具有F01C 1/02,F01C 1/08,F01C 1/22,F01C 1/24各组中的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点,或具有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所包含的特点且配合元件间具有一些其他形式的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