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中海面水下多机器人远程协同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1055086.2 申请日: 2019-07-08
公开(公告)号: CN209879339U 公开(公告)日: 2019-12-31
发明(设计)人: 晏宇 申请(专利权)人: 长江大学
主分类号: G05D1/12 分类号: G05D1/12
代理公司: 42104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家安;张敏
地址: 430100 湖北省***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中海面水下多机器人远程协同系统,该系统包括空中机器人、海面机器人、以及水下机器人;所述空中机器人包括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所述海面机器人包括海面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海面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海面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以及协同控制模块;所述水下机器人包括水下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水下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水下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的系统集成了空中机器人、海面机器人、以及水下机器人,实现了空中、海面、水下的协同高效工作。
搜索关键词: 空中机器人 水下机器人 海面 数据采集模块 机器人 环境感知模块 远程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 机器人远程控制 协同控制模块 远程协同系统 机器人环境 多机器人 感知模块 系统集成 协同
【主权项】:
1.一种空中海面水下多机器人远程协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中机器人(1)、海面机器人(2)、以及水下机器人(3);/n所述空中机器人(1)包括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6)、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7)、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8);所述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6)的信号输出端与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7)的输出端与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8)的数据输入端连接;/n所述海面机器人(2)包括海面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9)、海面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10)、海面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11)以及协同控制模块(15),所述海面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9)的信号输出端与海面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10)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海面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10)的数据信号输出端与海面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11)的数据输入端连接;/n所述水下机器人(3)包括水下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12)、水下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13)、水下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14),所述水下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12)的信号输出端与水下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13)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水下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13)的数据输出端与水下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1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n所述协同控制模块(15)的信号传输端分别与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8)、海面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9)、水下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14)的信号传输端连接。/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105508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区域覆盖的单步寻优方法-201710181544.6
  • 王彤;陈金铭;张曙光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2017-03-24 - 2020-02-14 - G05D1/12
  • 本发明属于机载雷达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区域覆盖的单步寻优方法,包括:设定无人预警机群的监视区域和可行飞行区域,所述无人预警机群包含M架无人机,每架无人机上设置一个机载雷达,每架无人机匀速飞行;设定粒子群算法的参数;对无人预警机群的飞行航迹进行建模;基于粒子群算法进行M架无人机的一步寻优航迹规划,得到粒子群算法K次迭代后具有最优适应度函数值的粒子,该粒子对应的飞行方案即为M架无人机下一步的飞行方案;能够有效地实时覆盖监视区域,为使用无人机群预警奠定了基础。
  • 一种智能跟随运动装置-201920845991.1
  • 叶宇智;胡振江 - 深圳市乐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6-05 - 2020-02-14 - G05D1/1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跟随运动装置,属于音源定位技术领域。智能跟随运动装置包括遥控器、由遥控器控制且跟随遥控器一起运动的主机部件以及均与主机部件连接的运动执行部件和动力电池组;所述遥控器内设有声波发生器和遥控射频收发器;所述主机部件内设有声波定位模块、与遥控射频收发器通讯连接的主机射频收发器、用于蓝牙遥控模式下的蓝牙控制模块和避障雷达,其中,主机射频收发器、蓝牙控制模块和避障雷达均与所述声波定位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种控制模式和避障功能,环境适应性好,可以应用在智能行李箱、婴儿车、高尔夫球车、电动轮椅上、购物车、工具车和仓库运输车等。
  • 一种多水下机器人协同目标搜索方法-201910977224.0
  • 吴迪;严浙平;秦东亚;陈涛;李本银;张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19-10-15 - 2020-02-07 - G05D1/12
  • 本发明属于多水下机器人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多水下机器人在深海目标搜索过程中的协同估计问题,实现水下有源目标的目标位置与时钟偏差估计,并实现多普勒测速仪无法底跟踪情况下的速度补偿,提高了多水下机器人定位精度,满足了大范围的航海作业需求的一种多水下机器人协同目标搜索方法,包括多普勒测速仪模块、水声同步通信机模块、非线性估计模块、协同编队控制模块。本发明使得多水下机器人在深海执行搜索任务的过程中,既能够有效估计出失事目标位置,又能够保持足够的定位精度,在不过度增加系统复杂性和不大幅提高设备成本的条件下,满足了多水下机器人系统大范围目标搜索作业需求。方法逻辑清晰、实践简单。
  • 一种飞行陪伴机器人控制方法及装置-201710507100.7
  • 段炜 - 段炜
  • 2017-06-28 - 2020-02-07 - G05D1/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陪伴机器人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建立蜂巢层级神经网络系统,包括底层、中层以及高层蜂巢神经网络,每层包括多个蜂巢单元,每个蜂巢单元组成一个指令应答模块,包括六个单元壁,每个蜂巢单元根据互不相同的信息源通过六个单元壁获取输入信息;接收指令,判断指令是自主动作还是指令动作;如果是自主动作,根据蜂巢层级神经网络系统存储的预设应答模式控制飞行陪伴机器人对指令进行响应;如果是指令动作,对指令进行指令意图分析,将指令意图分析结果融合到中层蜂巢神经网络的加权系数中,并对指令进行字段分析,将字段分析结果输入底层蜂巢神经网络辅助信息采集,根据第三结果控制飞行陪伴机器人对指令进行响应。
  • 轨迹切换的方法和装置-201880037381.7
  • 李劲松;周游;严嘉祺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8-01 - 2020-01-24 - G05D1/12
  • 一种轨迹切换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S110)无人机沿第一轨迹运行,该第一轨迹为圆弧轨迹,该第一轨迹所在圆的圆心为第一圆心,半径为第一半径,该第一圆心位于第一位置;(S120)该无人机确定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是相对该第一位置更新后的兴趣点的位置;(S130)该无人机根据该第二位置确定第二轨迹,该第二轨迹也为圆弧轨迹,该第一轨迹与该第二轨迹相切,该第二轨迹所在圆的圆心为第二圆心,半径为第二半径,该第二圆心位于第二位置;(S140)该无人机由该第一轨迹切换至沿第二轨迹运行。该轨迹切换的方法通过更新兴趣点的位置,在两段圆弧轨迹间进行切换,两段圆弧轨迹相切,使得无人机在自主性飞行时的各段轨迹平滑连接,能够提升无人机的自主性操作,提高用户体验。
  •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无人机地铁隧道定点巡检方法-201910883410.8
  • 李刚;何斌;周艳敏;王志鹏;朱忠攀;沈润杰;徐寿林 - 同济大学
  • 2019-09-18 - 2020-01-17 - G05D1/1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无人机地铁隧道定点巡检方法,包括步骤S1:无人机利用无线传感网络通信模块与隧道内任意传感器节点进行通信,获取定点巡检位置信息;步骤S2:处理器单元处理获取的定点巡检位置信息;步骤S3:无人机选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绝对值最小的4个传感器节点,计算无人机与所选传感器节点的距离,根据所选传感器节点的位置计算无人机当前位置;步骤S4:将定点巡检位置信息中的目标位置信息作为目标位置,根据当前位置与隧道空间模型,规划飞行路径,飞行至定点巡检位置;步骤S5:到达目标位置后,调用云台相机,按定点巡检位置信息的要求进行拍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自主定位方便快捷、提升工作效率、信息记录覆盖范围更广等优点。
  • 一种测绘无人机航线规划方法及装置-201611254220.2
  • 李斌 - 深圳市九天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2016-12-30 - 2020-01-17 - G05D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绘无人机航线规划方法,包括:S1、确定目标测绘区域;S2、确定无人机初始位置和航向角度;S3、确定航带间距和飞行高度;S4、根据S1获得的目标区域信息和S2获得的无人机初始位置数据,生成所有能完全覆盖目标测绘区域的航点经纬度坐标;S5、确定降落点与降落方向并生成返航航点经纬度坐标与降落航点经纬度坐标;S6、依次连接所有航点经纬度坐标并结合S3获得的飞行高度,生成航线。以及一种测绘无人机航线规划装置,包括输入端、感测模块、采集模块、计算模块、返航处理模块、航线生成模块。
  • 一种飞行控制方法、飞行器及飞行系统-201910838964.6
  • 钟自鸣 -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2019-09-05 - 2020-01-14 - G05D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控制方法、飞行器及飞行系统,其中,该飞行控制方法,应用于飞行器,飞行器设置有漂移模式,飞行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是否接收到漂移模式指令;当接收到所述漂移模式指令时,则进入所述漂移模式;实时获取终端设备发出的飞行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飞行器通信连接;根据所述飞行控制指令获取与所述飞行控制指令对应的飞行姿态;控制所述飞行器以所述飞行姿态飞行。本发明通过在飞行器上内置的漂移模式相关辅助程序,在飞行器进入漂移模式时可以有效简化用户的操作方式,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完成类漂移的特技飞行动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 降落控制方法,系统,无人机及存储介质-201910849942.X
  • 不公告发明人 - 苏州臻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9-09 - 2020-01-14 - G05D1/12
  •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落控制方法,系统,无人机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无人机,包括:获取所述无人机的状态参数;获取目标移动平台的状态参数,所述目标移动平台表面设置有预设降落点标签;根据所述无人机的状态参数及所述目标移动平台的状态参数规划所述无人机从自身所在位置降落至所述预设降落点标签的飞行路径;及控制所述无人机沿所述飞行路径行进,以降落至所述目标移动平台的所述预设降落点标签上。本申请的降落控制方法,使得无人机能够降落在目标移动平台上,从而能够拓宽无人机的应用范围。
  • 基于加速度计陀螺仪传感器和红外线感测的自跟踪系统-201910875186.8
  • 郑继清 - 芜湖宏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2019-09-17 - 2020-01-10 - G05D1/12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加速度计陀螺仪传感器和红外线感测的自跟踪系统,通过红外线感测模块检测不同方向的距离为控制装置提供数据依据,加速度计陀螺仪传感器模块检测运动方向和角度的数据为控制模块提供数据并使其它车辆同步方向数据和角度数据,这两组数据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处理数据和建立虚拟模型去控制和检测执行模块的运行,并同步数据共享,为其他车辆提供数据较少数据的预采集和预设置环节的前期工作,从而可以完成自跟踪,且所有的车辆数据进行共享,为后续车辆的运行提供依据,并且统一其它车辆的方向数据和角度数据,实现设备全天候的工作运行。
  • 移动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机器人系统-201880031518.8
  • 郭晓东;钱杰;吴博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7-23 - 2020-01-10 - G05D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机器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机器人系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所述目标对象为移动机器人的跟随对象;控制所述移动机器人按照所述运动轨迹移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目标对象的运动轨迹,并控制所述移动机器人按照所述运动轨迹移动,由于运动轨迹是目标对象移动所产生的,因此,移动机器人按照该运动轨迹进行移动时,提高移动机器人对在复杂环境中移动的目标对象的跟随的成功率和稳健性。同时提供了一种在跟随模式中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规划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规划难度,并提高移动机器人的避障成功的概率。
  • 用于无人机的智能目标搜寻方法及系统-201910872888.0
  • 熊春霞 - 苏州米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9-16 - 2020-01-07 - G05D1/1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智能目标搜寻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各个所述无人机接收搜寻任务并存储,所述搜寻任务包括待搜寻的人物目标图像、各个所述无人机的编号和各个所述无人机的规划路径;各个所述无人机沿所对应的规划路径飞行,并在飞行过程中每隔预设拍摄间隔时间采集图像,识别所述采集图像中是否存在至少一待搜寻的人物目标图像;当无人机识别到待搜寻的人物目标图像时,从人物目标图像中选择一人物目标作为自己的跟踪目标,并将其他的人物目标的位置发送给其他的无人机,其他的无人机可以快速到达对应的人物目标的位置。本发明通过采用多个无人机协同搜寻多个人物目标,提高了目标搜寻效率和跟踪可靠性,适用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变配电室多点环境数据采集系统-201710429141.9
  • 陈玉;殷勇鸿;张敏;赵祎涵 -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
  • 2017-06-08 - 2019-12-31 - G05D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变配电室多点环境数据采集系统,括无人机和上位机;所述无人机与上位机通过通信模块进行数据的传输;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云台摄像头、避障模块、测距模块、传感装置、数据采集模块、飞行控制模块、图像识别模块;所述上位机上设置有数据管理系统;本发明应用机器视觉的目标识别和单目测距技术,可以克服高压变配电室内没有卫星导航信号导致的无人机定位问题;所述方法用一套机载传感器可以替代高压变配电室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节省各节点的传感器购置及维护成本,提高采集系统的灵活性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传感器网络中各个传感器之间差异性引起的测量误差。
  • 空中海面水下多机器人远程协同系统-201921055086.2
  • 晏宇 - 长江大学
  • 2019-07-08 - 2019-12-31 - G05D1/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中海面水下多机器人远程协同系统,该系统包括空中机器人、海面机器人、以及水下机器人;所述空中机器人包括空中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空中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空中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所述海面机器人包括海面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海面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海面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以及协同控制模块;所述水下机器人包括水下机器人环境感知模块、水下机器人数据采集模块、水下机器人远程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的系统集成了空中机器人、海面机器人、以及水下机器人,实现了空中、海面、水下的协同高效工作。
  •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无人机-201880031269.2
  • 张伟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4-27 - 2019-12-31 - G05D1/12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的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无人机,该方法包括:获取无人机的飞行轨迹;控制该无人机沿着该飞行轨迹飞行;在该无人机沿着该飞行轨迹飞行的过程中,控制该无人机配置的拍摄装置的拍摄姿态,以使目标对象从该拍摄装置的拍摄画面之外进入该拍摄装置的拍摄画面中。本发明实施例无人机从该起始点沿着该飞行轨迹飞行的过程中,控制拍摄装置的拍摄姿态,以使该目标对象从该拍摄装置的拍摄画面之外进入该拍摄装置的拍摄画面中,使得该拍摄设备拍摄的初始画面中没有目标对象,在拍摄过程中该拍摄设备逐渐找到目标对象,产生了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拍摄效果,提高了无人机拍摄的灵活性,丰富了无人机的拍摄方式。
  • 混合引力搜索算法的多无人机协同时序耦合任务分配方法-201710368627.6
  • 张耀中;李飞龙;胡波;张建东;史国庆;谢松岩 - 西北工业大学
  • 2017-05-23 - 2019-12-27 - G05D1/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引力搜索算法的多无人机协同时序耦合任务分配方法,涉及无人机协同任务分配领域,构建时间耦合约束下的多无人机协同任务分配模型,得到适应度函数和任务约束,在基于遗传算子的引力搜索算法中,对个体离散化编码及种群进行初始化后,对个体进行解码,利用适应度函数计算适应度,并进行个体更新,本发明由于在引力搜索算法中增加了遗传算子,具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通过长时间多次数的仿真试验和数据统计构建更为完善的数据库,使得模型更完善;与离散粒子群算法进行对比,混合引力遗传搜索算法能够更快地收敛,寻优结果更优,迭代过程简短,收敛速度快。
  • 跟随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及无人机-201880032268.X
  • 陈一;缪宝杰;郭灼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2018-01-22 - 2019-12-27 - G05D1/12
  • 一种跟随控制方法、控制终端及无人机,该方法包括:接收并显示无人机的拍摄装置拍摄获取图像(S101);检测用户对图像中至少两个跟随对象的选择操作(S102);根据检测到的选择操作确定跟随指令(S103);控制无人机对跟随指令指示的至少两个跟随对象进行跟随以使至少两个跟随对象在拍摄装置的拍摄画面中(S104)。该方法通过控制终端接收并显示无人机的拍摄装置拍摄获取的图像,检测用户对图像中至少两个跟随对象的选择操作,并根据检测到的选择操作确定跟随指令,该跟随指令可指示至少两个跟随对象,以使无人机对至少两个跟随对象进行跟随,以使至少两个跟随对象在拍摄装置的拍摄画面中,使得无人机可应用于更多的拍摄场景。
  • 一种具有自动跟随功能的智能旅行箱-201920564908.3
  • 殷建军;董文龙;项祖丰;何笑书 - 浙江工业大学
  • 2019-04-24 - 2019-12-24 - G05D1/12
  • 一种具有自动跟随功能的智能旅行箱,包括箱体、处理器模块、蓝牙通讯模块、避障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机模块;处理器模块包括处理芯片、调试接口、复位电路、复位芯片、短路冒、一号通讯接口、二号通讯接口;蓝牙通讯模块包括:蓝牙模组、电压转换芯片;避障模块包括:超声波模组、超声波探头;电机驱动模块包括:霍尔滤波电路、无感检测芯片、无感检测电路、电流驱动芯片、栅极驱动芯片、电机驱动电路、电流检测芯片;电机模块包括三相直流无刷电机、霍尔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旅行箱随时跟随使用者行走的跟随功能,解放使用者的双手,满足使用者与日俱增的需求。
  • 一种飞行指示方法、装置及飞行器-201480007288.3
  • 欧泽林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2014-09-30 - 2019-12-24 - G05D1/12
  • 一种飞行指示方法、装置及飞行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飞行区域的气象信息(S101);根据获取的气象信息确定出飞行器在所述目标飞行区域的受限飞行参数对象(S102);基于确定出的受限飞行参数对象发出飞行受限指示(S103)。该方法基于获取的目标飞行区域的气象信息来确定受限飞行参数,以此做出飞行受限的指示,可以预先提醒用户或者直接控制无人机较为安全的执行在所述目标飞行区域的飞行任务,较好地保证了飞行器的飞行安全,且满足了飞行器用户对于气象信息的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
  • 无人机故障搜寻定位辅助设备-201920346633.6
  • 孟祥;张天鹏;王维;赵玉龙;李聪;张晓辉;刘宇洋;保斌斌;赵庆鹏;赵强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
  • 2019-03-19 - 2019-12-10 - G05D1/1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人机故障搜寻定位辅助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底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夹爪,所述电动夹爪的两侧外壁上均铰接有夹臂,且两个夹臂相对的一侧外壁上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夹板,两个所述夹板相对的一侧外壁上夹持有同一个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控制箱。本实用新型当无人机在灾区搜寻到所需搜寻的物品时,移动至附近,并打开电动夹爪,落下箱体至物品处,定点提供方位,方便后续搜救人员进行搜寻,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并且发出亮光,便于搜救人员寻找。
  •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控制系统及横侧向飞行轨迹控制方法-201611029148.3
  • 孙朋;王新华;陈冠宇;杨喻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16-11-21 - 2019-12-03 - G05D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翼无人机控制系统及横侧向飞行轨迹控制方法,属于导航定位与控制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轨迹跟踪的固定翼无人机自动控制系统,提高轨迹跟踪的快速性和跟踪的精度,实现固定翼无人机的高质量自动飞行。该自动控制系统采用新型的基于偏航距误差修正的L1算法,对飞机的横侧向飞行轨迹进行控制,提高了提高轨迹跟踪的抗风性,使飞机在存在阵风的情况下可以有较好的轨迹跟踪效果。
  • 一种基于光强检测的自动跟随方法-201710123734.2
  • 程文云 - 福建新创锦纶实业有限公司
  • 2017-03-05 - 2019-12-03 - G05D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强检测的自动跟随方法,步骤1:光强检测:MCU通过多选一切换开关和A/D转换器,轮询检测每一个光强传感器获得的光强信号;找出最强光强信号对应的光强传感器i;步骤2:计算目标物相对于行走车的角度;所述的角度为a=(i‑1)*A/(N‑1);其中N为光强传感器的总个数;角度单位为度;A为圆弧面的角度;以水平方向为零度;步骤3:计算需要行走的距离S;S=L*tan(a);其中tan(.)为正切函数,L为导轨到目标物的垂直距离;步骤4:MCU驱动行走车向前行走S;再返回步骤1,进行下一轮控制。该基于光强检测的自动跟随方法结构巧妙,能自动跟随,自动化程度高。
  • 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跟随方法及系统-201910675463.0
  • 徐伟诚;缪理宾;张伟伟;孙国勇;付丽红 - 苏宁智能终端有限公司
  • 2019-07-24 - 2019-11-26 - G05D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跟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装置接收发射装置从至少两个位置发送的相同频率的蓝牙信号;接收装置根据蓝牙信号以及两个位置间的距离计算出发射装置的位置信息;接收装置将发射装置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控制装置,以便控制装置根据发射装置的位置信息调整跟随设备的前进方向和/或速度;其中,发射装置以及控制装置设置于跟随设备上本发明通过基于成熟的蓝牙标准5.1AoD技术,方案成熟稳定,实现方式简单,且精度高,可实现厘米级精度,并且可实时与手机进行交互,同时采用单芯片的天线阵列结构,结构简单,复杂度低,性价比高。
  • 一种教育辅助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201910810451.4
  • 秦传波;余振辉;曾军英;王璠;区颖红;吴文骏 - 五邑大学
  • 2019-08-29 - 2019-11-22 - G05D1/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育辅助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执行以下步骤:从拍摄的图像中捕抓并识别学生人脸,对学生进行考勤;从拍摄的图像中捕抓教师人脸并确认目标,对教师进行目标跟随;能从图像中自动辨别出目标人物的角色,并对应不同的目标人物,作出不同的动作,包括考勤和目标跟随,进而能配置更多不同的响应功能,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