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规则排列吡啶及其衍生物的纳米层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40041.8 申请日: 2008-07-01
公开(公告)号: CN101343366A 公开(公告)日: 2009-01-14
发明(设计)人: 姚建;陈建铭;刘婉君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大学
主分类号: C08G77/388 分类号: C08G77/388;C08G77/38;C08G77/26
代理公司: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顾勇华
地址: 200444***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规则排列吡啶及其衍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层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无机复合纳米层状化合物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已经合成的带有规则排列氨基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层状化合物,同羧酸基吡啶及其衍生物进行酰胺化接枝反应,或用已经合成的带有规则排列酰氯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层状化合物,同氨基吡啶或羟基吡啶及其衍生物进行酰胺化或酯化接枝反应,从而得到稳定的具有规则排列吡啶及其衍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层状化合物。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规则 排列 吡啶 及其 衍生物 纳米 层状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主权项】:
1.一种具有规则排列吡啶及其衍生物的有机-无机复合纳米层状化合物,包括有(A)吡啶酰胺类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B)吡啶酰胺类丙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C)吡啶酰胺(或酯)类丁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D)吡啶酰胺(或酯)类丁酰胺丙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E)吡啶酰胺(或酯)类丁烯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F)吡啶酰胺(或酯)类戊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G)吡啶酰胺(或酯)类戊酰胺丙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其化学式和结构分别为:(A)吡啶酰胺类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化学式:-SiO1.5C6H4NHR表1.R的种类及对应的吡啶衍生物和层状化合物的名称  号  R的种类  对应的吡啶衍生物  的名称  对应的层状化合物名称  1  COC5H4N  2(或3;或4)-吡啶甲酸  2(或3;或4)-吡啶甲酰胺对苯基氧化  硅层状化合物  2  COC5H3FN  6-氟-2-吡啶甲酸.  6-氟-2-吡啶甲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  状化合物  3  COC5H3FN  2(或6)-氟-3-吡啶甲酸  2(或6)-氟-3-吡啶甲酰胺对苯基氧化  硅层状化合物  4  COC5H3FN  2(或3)-氟-4-吡啶甲酸  2(或3)-氟-4-吡啶甲酰胺对苯基氧化  硅层状化合物  5  COC5H3ClN  3(或6)-氯-2-吡啶甲酸  3(或6)-氯-2-吡啶甲酰胺对苯基氧化  硅层状化合物  6  COC5H3ClN  2(或4;或6)-氯-3-吡啶  甲酸  2(或4;或6)-氯-3-吡啶甲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7  COC5H3ClN  2(或3)-氯-4-吡啶甲酸  2(或3)-氯-4-吡啶甲酰胺对苯基氧化  硅层状化合物  8  COC5H3BrN  6-溴-2-吡啶甲酸  6-溴-2-吡啶甲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  状化合物  9  COC5H3BrN  2(或5;或6)-溴-3-吡啶  甲酸  2(或5;或6)-溴-3-吡啶甲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0  COC5HF3N  2,3,6(或2,3,5)-三  氟-4-吡啶甲酸  2,3,6(或2,3,5)-三氟-4-吡啶甲  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1  COC5H2ClFN  2-氯-3-氟-4-吡啶甲酸  2-氯-3-氟-4-吡啶甲酰胺对苯基氧化  硅层状化合物  12  COC5HCl2FN  2,6-二氯-5-氟-3-吡啶甲  酸  2,6-二氯-5-氟-3-吡啶甲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3  COC5H2Cl2N  2,6(或5,6)-二氯-3-吡  啶甲酸  2,6(或5,6)-二氯-3-吡啶甲酰胺对  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4  COC5H2Cl2N  2,6(或3,5)-二氯-4-吡  啶甲酸  2,6(或3,5)-二氯-4-吡啶甲酰胺对  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5  COC5H3CH3N  3(或4;或6)-甲基-2-吡  啶甲酸  3(或4;或6)-甲基-2-吡啶甲酰胺对  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6  COC5H3CH3N  2(或4;或6)-甲基-3-吡  啶甲酸  2(或4;或6)-甲基-3-吡啶甲酰胺  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7  COC5H3CH3N  2-甲基-4-吡啶甲酸  2-甲基-4-吡啶甲酰胺对苯基氧化硅  层状化合物  18  COC5H3CF3N  2(或4;或6)-三氟甲基  -3-吡啶甲酸  2(或4;或6)-三氟甲基-3-吡啶甲酰  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9  COC5H2CH3ClN  2-氯-6-甲基-3(或4)-吡  啶甲酸  2-氯-6-甲基-3(或4)-吡啶甲酰胺对  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20  COC5H3CH3ON  6-甲氧基-2-吡啶甲酸  6-甲氧基-2-吡啶甲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21  COC5H3CH3ON  2-甲氧基-3-吡啶甲酸  2-甲氧基-3-吡啶甲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22  COCH2C5H4N  2(或3;或4)-吡啶乙酸  2(或3;或4)-吡啶乙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23  COC2H4C5H4N  3-吡啶丙酸  3-吡啶丙酰胺对苯基氧化硅  层状化合物
R的种类及对应的吡啶衍生物见表1;结构为:(B)吡啶酰胺类丙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化学式:-SiO1.5C3H6NHR,R的种类及对应的吡啶衍生物见表1;对应的层状化合物的名称为某吡啶酰胺丙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例如:对应表1中的1号化合物名称为2(或3;或4)-吡啶甲酰胺丙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结构为:(C)吡啶酰胺(或酯)类丁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化学式为:-SiO1.5C6H4NHCOC2H4COR,表2.R的种类及对应的吡啶衍生物和化合物的名称  R的种类  对应的吡啶  衍生物名称  对应的层状化合物名称  1  NHC5H4N  2(或3;或4)-氨基吡啶  2(或3;或4)-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2  NHC5H3FN  5-氟-2-氨基吡啶  5-氟-2-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4  NHC5H3BrN  3(或5;或6)-溴-2-氨基  吡啶  3(或5;或6)-溴-2-吡啶酰胺丁酰胺  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5  NHC5H3BrN  2(或5;或6)-溴-3-氨基  吡啶  2(或5;或6)-溴-3-吡啶酰胺丁酰胺  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6  NHC5H3BrN  2(或3)-溴-4-氨基吡啶  2(或3)-溴-4-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7  NHC5H3ClN  4(或5)-氯-2-氨基吡啶  4(或5)-氯-2-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8  NHC5H3ClN  2(或6)-氯-3-氨基吡啶  2(或6)-氯-3-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9  NHC5H3ClN  2-氯-4-氨基吡啶  2-氯-4-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基氧化  硅层状化合物  10  NHC5H3IN  5-碘-2(或6-碘-3)-氨基  吡啶  5-碘-2(或6-碘-3)-吡啶酰胺丁酰胺  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1  NHC5H2Br2N  3,5-二溴-2-氨基吡啶  3,5-二溴-2-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2  NHC5H2Cl2N  3,5-二氯-2(或2,6-二氯  -4)-氨基吡啶  3,5-二氯-2(或2,6-二氯-4)吡啶  酰胺丁酰胺对苯基氧化硅  层状化合物  13  NHC5F4N  2,3,5,6-四氟-4-氨基  吡啶  2,3,5,6-四氟-4-吡啶酰胺丁酰胺  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4  NHC5ClF3N  2,5,6-三氟-3-氯-4-氨  基吡啶  2,5,6-三氟-3-氯-4-吡啶酰胺丁酰  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5  NHC5H3NO2N  3(或5)-硝基-2-氨基吡啶  3(或5)-硝基-2-吡啶酰胺丁酰胺对  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6  NHC5H3NO2N  3-硝基-4-氨基吡啶  3-硝基-4-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7  NHC5H3CNN  3-氰基-2-氨基吡啶  3-氰基-2-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8  NHC5H2BrNO2N  3-硝基-5-溴-2-氨基吡啶  3-硝基-5-溴-2-吡啶酰胺丁酰胺对  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19  NHC5H2ClNO2N  3-硝基-5-氯-2-氨基吡啶  3-硝基-5-氯-2-吡啶酰胺丁酰胺对  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20  NHC5H2INO2N  3-硝基-5-碘(或5-硝基  3-硝基-5-碘(或5-硝基-3-碘)-2-吡
  -3-碘)-2-氨基吡啶  啶酰胺丁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  合物  21  NHC5H3CH3N  3(或4;或5;或6)-甲基  -2-氨基吡啶  3(或4;或5;或6)-甲基-2-吡啶酰  胺丁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22  NHC5H3CH3N  2(或4;或5;或6)-甲基  -3-氨基吡啶  2(或4;或5;或6)-甲基-3-吡啶酰  胺丁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23  NHC5H3CH3N  2-甲基-4-氨基吡啶  2-甲基-4-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基氧  化硅层状化合物  24  NHC5H2BrCH3N  5-溴-3(或5-溴-6;或3-  溴-5;或5-溴-4)-甲基-2-  氨基吡啶  5-溴-3(或5-溴-6;或3-溴-5;或  5-溴-4)-甲基-2-吡啶酰胺丁酰胺对  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25  NHC5HBr2CH3N  3,5-二溴-6-甲基-2-氨基  吡啶  3,5-二溴-6-甲基-2-吡啶酰胺丁酰  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26  NHC5H2ClCH3N  5-氯-6-甲基-2-氨基吡啶  5-氯-6-甲基-2-吡啶酰胺丁酰胺对  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27  NHC5HBr(CH3)2  N  4,6-二甲基-5-溴-2-氨基  吡啶  4,6-二甲基-5-溴-2-吡啶酰胺丁酰  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28  NHC5H2(CH3)2N  4,6-二甲基-2-氨基吡啶  4,6-二甲基-2-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29  NHC5H2CH3NO2N  3-硝基-4-甲基(或5-硝基  -4-甲基)-2-氨基吡啶  3-硝基-4-甲基(或5-硝基-4-甲  基)-2-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基氧化  硅层状化合物  30  NHCH2C5H4N  2(或3;或4)-氨甲基  吡啶  2(或3;或4)-吡啶甲酰胺丁酰胺对  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31  NHC5H2ClCF3N  3-氯-5-三氟甲基-2-氨基  吡啶  3-氯-5-三氟甲基-2-吡啶酰胺丁酰  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32  NHC5H3CF3N  5(或6)-三氟甲基-2-氨基  吡啶  5(或6)-三氟甲基-2-吡啶酰胺丁酰  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33  NHC5H3CF3N  2(或6)-三氟甲基-3-氨基  吡啶  2(或6)-三氟甲基-3-吡啶酰胺丁酰  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34  NHC5H3CF3N  3-三氟甲基-4-氨基吡啶  3-三氟甲基-4-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35  NHC5H3CNN  5-氰基-2(或6-氰基-3)-  氨基吡啶  5-氰基-2(或6-氰基-3)-吡啶酰胺丁  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36  NHC5H3CH3ON  6-甲氧基-3-氨基吡啶  6-甲氧基-3-吡啶酰胺丁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37  NCH3C5H4N  2(或4)-甲基氨基吡啶  2(或4)-吡啶酰胺甲基丁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38  OC5H4N  2(或3;或4)-羟基吡啶  2(或3;或4)-吡啶酯丁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39  OC5H3BrN  3(或5)-溴-2-羟基吡啶  3(或5)-溴-2-吡啶酯丁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40  OC5H3BrN  2(或5)-溴-3-羟基吡啶  2(或5)-溴-3-吡啶酯丁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41  OC5H3ClN  5(或6)-氯-2-羟基吡啶  5(或6)-氯-2-吡啶酯丁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42  OC5H3IN  5-碘-2(或2-碘-3)-羟基  吡啶  5-碘-2(或2-碘-3)-吡啶酯丁酰胺对  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43  OC5H2Cl2N  3,5-二氯-2-羟基吡啶  3,5-二氯-2-吡啶酯丁酰胺对苯基氧  化硅层状化合物  44  OC5H3NO2N  3(或5)-硝基-2-羟基  吡啶  3(或5)-硝基-2-吡啶酯丁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45  OC5H3NO2N  2-硝基-3(或3-硝基-4)-  羟基吡啶  2-硝基-3(或3-硝基-4)-吡啶酯丁酰  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46  OC5H2BrNO2N  3-硝基-5-溴-2-羟基  吡啶  3-硝基-5-溴-2-吡啶酯丁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47  OC5H2INO2N  5-硝基-3-碘-2-羟基  吡啶  5-硝基-3-碘-2-吡啶酯丁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48  OC5H2(NO2)2N  3,5-二硝基-2-羟基  吡啶  3,5-二硝基-2-吡啶酯丁酰胺对苯基  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49  OC5H3CH3N  4(或5;或6)-甲基-2-羟  基吡啶  4(或5;或6)-甲基-2-吡啶酯丁酰胺  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50  OC5H3CH3N  2-甲基-3-羟基吡啶  2-甲基-3-吡啶酯丁酰胺对苯基氧化  硅层状化合物  51  OC5H2BrCH3N  3-溴-5(或5-溴-4;或5  溴-6)-甲基-2-羟基吡啶  3-溴-5(或5-溴-4;或5-溴-6)-甲基  -2-吡啶酯丁酰胺对苯基氧化硅  层状化合物  52  OC5H2ClNO2N  3-硝基-5-氯-2-羟基  吡啶  3-硝基-5-氯-2-吡啶酯丁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53  OC5H3CF3N  4(或5)-三氟甲基-2-羟基  吡啶  4(或5)-三氟甲基-2-吡啶酯丁酰胺  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54  OC5H2CH3NO2N  3(或5)-硝基-4-甲基-2-  羟基吡啶  3(或5)-硝基-4-甲基-2-吡啶酯丁酰  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55  OC5H2CH3IN  2-碘-6-甲基-3-羟基吡啶  2-碘-6-甲基-3-吡啶酯丁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56  OC5H2CH3NO2N  3(或5)-硝基-4-甲基-2-  羟基吡啶  3(或5)-硝基-4-甲基-2-吡啶酯丁酰  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57  OC5H2ClCF3N  3-氯-5-三氟甲基-2-羟基  吡啶  3-氯-5-三氟甲基-2-吡啶酯丁酰胺  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58  OCH2C5H4N  2(或3;或4)-羟甲基  吡啶  2(或3;或4)-吡啶甲酯丁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50  OCH2C5H3BrN  6-溴-2-羟甲基吡啶  6-溴-2-吡啶甲酯丁酰胺对苯基氧化  硅层状化合物  60  OCH2C5H3ClN  6-氯-3-羟甲基吡啶  6-氯-3-吡啶甲酯丁酰胺对苯基氧化  硅层状化合物  61  OC2H4C5H4N  2-羟乙基吡啶  2-吡啶乙酯丁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  状化合物  62  OC3H6C5H4N  2(或3;或4)-羟丙基  2(或3;或4)-吡啶丙酯丁酰胺对苯
  吡啶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63  OCH2C5H3CH3N  6-甲基-2(或2-甲基-3)-  羟甲基吡啶  6-甲基-2(或2-甲基-3)-吡啶甲酯  丁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64  OCH2C5H3CF3N  6-三氟甲基-3-羟甲基  吡啶  6-三氟甲基-3-吡啶甲酯丁酰胺对苯  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65  OCH2C5H  (CH3)2NO2N  3,5-二甲基-4-硝基-2-羟  甲基吡啶  3,5-二甲基-4-硝基-2-吡啶甲酯丁  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
R的种类及对应的吡啶衍生物见表2;结构为:(D)吡啶酰胺(或酯)类丁酰胺丙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化学式为:-SiO1.5C3H6NHCOC2H4COR,R的种类及对应的吡啶衍生物见表2;对应的层状化合物的名称为某吡啶酰胺(或酯)丁酰胺丙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例如:对应表2中1号化合物的名称为2(或3;或4)-吡啶酰胺丁酰胺丙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结构为:(E)吡啶酰胺(或酯)类丁烯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化学式为:-SiO1.5C6H4NHCOC2H2COR,R的种类及对应的吡啶衍生物见表2;对应的层状化合物的名称为某吡啶酰胺(或酯)丁烯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例如:对应表2中1号化合物的名称为2(或3;或4)-吡啶酰胺丁烯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结构为:(F)吡啶酰胺(或酯)类戊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化学式为:-SiO1.5C6H4NHCOC3H6COR,R的种类及对应的吡啶衍生物见表2;对应的层状化合物的名称为某吡啶酰胺(或酯)戊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例如:对应表2中1号化合物的名称为2(或3;或4)-吡啶酰胺戊酰胺对苯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结构为:(G)吡啶酰胺(或酯)类戊酰胺丙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化学式为:-SiO1.5C3H6NHCOC3H6COR,R的种类及对应的吡啶衍生物见表2;对应的层状化合物的名称为某吡啶酰胺(或酯)戊酰胺丙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例如:对应表2中1号化合物的名称为2(或3;或4)-吡啶酰胺戊酰胺丙基氧化硅层状化合物;结构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4004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一种具有高力学强度的自修复聚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202310893731.2
  • 杨琨;于天文 - 天津大学
  • 2023-07-20 - 2023-10-20 - C08G77/388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力学强度的自修复聚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端氨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原料,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扩链剂,同时引入含有可逆非共价键(氢键)和可逆共价键(二硫键)的双可逆网络,克服了自修复弹性体力学强度差的缺点,制备得到了一种断裂应变达到420%以上,断裂应力达到6MPa以上的自修复聚二甲基硅氧烷弹性体,其在较低的修复温度下可达到较高的修复效率。
  • 一种单溴基POSS功能化改性三苯胺基杂化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202210222905.8
  • 徐志镇 - 徐志镇
  • 2022-03-09 - 2023-10-10 - C08G77/388
  • 本发明涉及有机荧光多孔材料合成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单溴基POSS功能化改性三苯胺基杂化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制备三乙烯基三苯胺;然后将三乙烯基三苯胺的乙烯基与单溴代三硅醇环己基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Br)的溴官能团发生Heck反应,得到三苯胺接枝POSS功能化单体;最后以三苯胺接枝POSS功能化单体与三苯胺为前驱体,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具有较强荧光性能且呈现出多级孔径分布结构的单溴基POSS功能化改性三苯胺基杂化多孔材料。
  • 一种水溶性硅树脂及其应用-202010688200.6
  • 罗洪杰;王诏田;张鸿帅;姜昊 - 抚顺天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0-07-16 - 2023-09-29 - C08G77/388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溶性硅树脂及其应用,属于上浆剂技术领域。一种水溶性硅树脂,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或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第一单体,KH‑602为第二单体,水为引发剂和溶剂,HMDS为封端剂,在常温下聚合制成。本发明的水溶性硅树脂能有效提高玄武岩纤维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对玄武岩纤维单纱进行了升温力学试验,结果表明,上浆玄武岩纤维在300℃时保持了65%以上的断裂力,在400℃时保持了49%以上的断裂力,满足工业应用要求。
  • 一种异氰酸酯改性硅油及其制备方法-202310942652.6
  • 徐山山;吴德举;申东华;张惠萍 - 浙江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23-07-28 - 2023-09-22 - C08G77/38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异氰酸酯改性硅油,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3‑异氰酸酯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滴加3,5‑二甲基吡唑的丁酮溶液,氮气保护,升温反应得到(3,5‑二甲基吡唑)‑1‑碳酰胺丙基甲基二甲氧硅烷;(2)硅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3,5‑二甲基吡唑)‑1‑碳酰胺丙基甲基二甲氧硅烷在催化剂作用下,氮气保护,升温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异氰酸酯改性硅油。本发明制备的异氰酸酯改性硅油稳定性良好,耐酸、碱、盐、硬水等,未出现漂油、絮状物、分层、结皮或其他现象;用于制备织物增深柔软整理剂具有良好的增深、增艳效果,能改善织物的抗皱性能,有一定的回弹性。
  • 一种阻燃抑烟硅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202210644237.8
  • 徐卫兵;史旭;王哲;周正发;马海红;任凤梅 - 合肥工业大学
  • 2022-06-08 - 2023-08-15 - C08G77/388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抑烟硅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改性硅油领域,所述阻燃抑烟硅油是由端环氧硅油和双氰胺制备的,所述阻燃抑烟硅油的制备步骤为:将所述端环氧硅油和所述双氰胺溶于溶剂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合成所述阻燃抑烟硅油。本发明通过将双氰胺接枝到端环氧硅油的两端,从而提高其阻燃和抑烟性能,本发明制备的阻燃抑烟硅油能够应用在焊接领域。
  • 用于阻尼冲击和振动的方法-202080051297.8
  • C·A·P·托內里;F·德坎普;A·M·格兰德 - 索尔维特殊聚合物意大利有限公司;米兰综合工科大学
  • 2020-07-15 - 2023-08-15 - C08G77/388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衰减振动和/或冲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包括运动部件和与所述运动部件相接触的超分子聚合物的阻尼器组件,以及使所述运动部件经受所述振动和/或冲击,其中所述超分子聚合物通过使以下反应获得:包含由多个不可离子化的重复单元[单元(U)]组成的聚合物链[链(R)]的至少一种第一聚合物[聚合物(P1)],所述聚合物(P1)具有两个链末端(E1,E1’),每个末端包含至少一个可离子化的酸基;和包含由多个重复单元[单元(U)]组成的聚合物链[链(R)]的至少一种第二聚合物[聚合物(P2)],所述链(R)与聚合物(P1)的链(R)相同或不同,并且所述聚合物(P2)具有两个链末端(E2,E2’),每个末端包含至少一个可离子化的氨基。
  • 辐射降温油性疏水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211178290.X
  • 王锦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2022-09-26 - 2023-07-25 - C08G77/38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降温油性疏水浆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使功能活性硅氧烷与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进行反应,制得两端硅氧烷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将所述两端硅氧烷改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入催化剂,搅拌反应,获得辐射降温油性疏水浆料。所述辐射降温油性疏水浆料包括有机溶剂,以及作为辐射降温功能组分的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纳米颗粒。本发明的辐射降温油性疏水浆料绿色环保,使用方便,可对各类既有物体实现辐射降温功能改性,在不影响表观形貌和彩色的同时,实现太阳光发射率和中远红外的发射率,从而实现辐射降温,降温范围达5~15℃,还可提高疏水性和耐水性。
  • 一种甜菜碱型聚硅氧烷、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2310595079.6
  • 林凌;任仁;白玉龙;周太刚;杨玉坤;罗平亚 - 西南石油大学
  • 2023-05-24 - 2023-07-14 - C08G77/38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甜菜碱型聚硅氧烷、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油田化学技术领域,制备所述聚硅氧烷的原料包含: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六甲基二硅氧烷,第一单体,第二单体,催化剂,引发剂;其制备方法为:取原料,取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六甲基二硅氧烷及引发剂在酸性条件下聚合得到含氢聚硅氧烷,将含氢聚硅氧烷与第一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得叔胺基聚硅氧烷;将叔胺基聚硅氧烷与第二单体进行季铵化反应,减压蒸馏得产物。还提供甜菜碱型聚硅氧烷在水基钻井液页岩抑制剂的应用。本聚合物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具备良好的抗高温性,抑制性能良好,用量少可以降低成本。
  • POSS改性的脲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环氧树脂组合物-202111665206.2
  • 陈健雄;张新权;梁荣强 - 广东盈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2021-12-30 - 2023-07-04 - C08G77/388
  •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特别是涉及POSS改性的脲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环氧树脂组合物。本发明通过将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骨架与一定链长的脲类相连,制得式I中所示的POSS改性的脲类衍生物,该衍生物可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采用该固化剂能使得环氧树脂能在150℃左右的中等温度下以较快的速度固化,最快2.5min左右可固化,相较传统技术中该温度下以小时为单位的固化时间,大大提升了效率;此外,还能维持固化前的凝胶化时间不至于太短,最长可达3.2min,预留了足够的操作时间。同时,如此快速固化得到的产物还具有较高的性能,具有抗冲击强度高、弯曲模量高、耐热稳定性好等优点。
  • 一种α-氰基丙烯酰氧乙基氧丙基封端的十字型MDQ硅树脂及其制备和应用-202210185853.1
  • 董红;张一品;刘清月;郭世平;呼雪;蔡亮;伍川;王二蕾;瞿志荣 - 杭州师范大学
  • 2022-02-28 - 2023-06-23 - C08G77/388
  • 本发明公开一种α‑氰基丙烯酰氧乙基氧丙基封端的十字型MDQ硅树脂及其制备和应用。为解决现有含有Si‑OH、Si‑H或Si‑CH=CH2的活性MDQ硅树脂的交联固化过程需要使用催化剂、需升高反应温度且不能就地成型的问题,同时为了解决α‑氰基丙烯酰氧基官能化的线性聚硅氧烷制备过程存在反应效率不高、产物存放周期短及施工周期短的问题,本发明构建式(Ⅰ)α‑氰基丙烯酰氧乙基氧丙基官能化的十字型MDQ硅树脂,其在干燥氮气保护下可存放10天以上,在室温和相对湿度60%条件下存放时间超过48小时,加入不同浓度的引发剂DMT,MDQ硅树脂固化速度可调,具有优异的储存稳定性、良好的施工周期和快速交联固化性能。
  • 具有低延展性的可堆肥非编织物-202180060347.3
  • 詹森·怀特;马库斯·D·科尔 - 克劳罗克斯公司
  • 2021-07-09 - 2023-06-02 - C08G77/388
  • 预先定量给送的擦巾以及这样的擦巾的包装系统,所述擦巾包括由天然纸浆纤维和合成热塑性粘结剂纤维形成的非编织基材,所述合成热塑性粘结剂纤维包括可生物降解的和/或可堆肥的聚酯、聚乙烯醇(PVOH)或聚乙酸乙烯酯(PVA)中的至少一种。粘结剂纤维和非编织基材作为整体可以满足任何适用的可生物降解性/可堆肥性标准(例如,ASTM D6400或EN13432)。擦巾可以大体上不含PLA。纤维和/或非编织基材可以是熔喷的、纺粘的、纺丝成网的、SMS(纺粘的‑熔喷的‑纺粘的)、共成形的、梳理成网的、热粘结的、热成形的、水刺的、水刺缠结的、水刺压花的、针刺的或化学粘结的。将清洁组合物负载到擦巾上。可以提供一种容器,预先定量给送有清洁组合物的多于一个非编织基材被包装在该容器内。
  • 一种改性有机硅阻燃剂及其在回收聚碳酸酯中的应用-202111540364.5
  • 麻一明;夏兆路;孙剑;张子俊 - 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21-12-16 - 2023-05-26 - C08G77/388
  • 本发明属于聚碳酸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有机硅阻燃剂及其在回收聚碳酸酯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废旧聚碳酸酯材料的回收处理和对阻燃再生聚碳酸酯复合材料整体原料配方的优化,使得复合材料达到优异的常温和低温冲击韧性;在230‑265℃下本发明改性阻燃剂的异氰酸酯基团快速与聚碳酸酯的末端羟基和再生聚碳酸酯的末端羟基以及水解产生的羟基反应,将有机硅阻燃剂固定在聚碳酸酯尤其是再生聚碳酸酯上,不仅可以赋予再生聚碳酸酯复合材料优异初始和长期的阻燃性能,又可以明显提高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低温冲击性能。
  • 抗黄变剂、加成型有机硅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202110960194.X
  • 赵志垒;胡国新;刘金明 - 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2021-08-20 - 2023-05-12 - C08G77/38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黄变剂、加成型有机硅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抗黄变剂由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基尿酸酯与端含氢硅油反应制得,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抗黄变性能,还具有优异的硅油相容性,可应用于加成型有机硅光学胶中,增强加成型有机硅光学胶的粘接性能和抗黄变性能。所述加成型有机硅光学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端乙烯基硅油20~60份、支链乙烯基硅油30~70份、端含氢硅油1~8.5份、侧链含氢硅油0.1~2份、所述抗黄变剂0.1~2份、3000ppm铂金催化剂0.01~0.2份和抑制剂0.005~0.1份。该加成型有机硅光学胶的脱泡性好、透光率高、出油率低、粘接性强、固化后收缩率低、抗黄变性能和老化稳定性能优异,固化过程无副产物,可室温固化,节能环保,适合在‑40~200℃下使用。
  • 一种三叉交联型氨基硅油及其制备方法-202210900833.8
  • 李书兵;张保根;孙刚;冯阳宁;史明慧 - 湖北兴瑞硅材料有限公司
  • 2022-07-28 - 2023-04-25 - C08G77/388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叉交联型氨基硅油及其制备方法,先将端羟基聚硅氧烷进行除水预处理;加入除水后的端羟基聚硅氧烷与催化剂混合升温,并在氮气保护、低负压状态下分批次滴入氨基偶联剂单体,加完料保温数小时;平衡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终止剂,升温并保温一定时间;脱除低沸及杂质,冷却降温即得产品。该氨基硅油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合成成本低,特别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且该系列产品存储稳定性好,耐热稳定性高,常用于高性能碳纤维油剂以及其复合材料粘结改性,涂料树脂填料粉体改性,新型环保木塑复合改性材料等领域。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