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金属锅体具有高硬度、耐蚀、不沾性的表面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7104242.X | 申请日: | 1997-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26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 发明(设计)人: | 蔡东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东宏 |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A47J37/1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甘玲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使金属锅体具有高硬度、耐蚀、不沾性表面的表面加工方法,将依序经净化及喷砂处理,而产生数凹孔的锅体表面进行电熔线材被覆处理,使电熔线材被覆层厚度增加,提高锅体表面耐蚀性及硬度,并使电熔线材呈扁平颗粒状被覆于凹孔上而形成粗糙面,再经电解硬质处理使硬质铝镁铁氧化膜仍依循扁平颗粒状被覆于锅体表面的电熔线材而生成粗糙面,使再经底层涂装处理的涂覆层,可完全紧密附着或键结在锅体的硬质氧化膜并部分渗入锅体,增进不沾性。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具有 硬度 耐蚀 不沾性 表面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使金属锅体具有高硬度、耐蚀、不沾性表面的表面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净化处理步骤:将一个经冲模成形的铝质金属锅体,浸泡在沸腾状态的三氯乙烯溶液中,并同时施以超音波振荡,使锅体表面除垢脱脂;(2)喷砂处理步骤:将净化处理完成的锅体表面,先以颗粒粗糙度#36-#60的氧化铝颗粒,以高压冲击喷射于锅体表面,使锅体表面产生直径、深浅不同、凹凸不平且粗细不均的凹孔表面,而这些凹孔表面中心平均粗糙度为4.5-6.0μm,最大表面粗化度的距离则约为35-65μm;(3)电熔线材被覆处理步骤:将喷砂处理完成的锅体表面,均匀被覆有电熔线材,该电熔线材包含有0.25%的硅、0.04%的铁、0.10%的铜、0.05-0.20%的锰、4.5-5.5%的镁、0.05-0.20%的铬、0.10的锌、0.06-0.20%的钛、0.15%的不纯物及其余的铝,安装于一1200-6000℃的高温、5Kg/cm2-8Kg/cm2的高压的电弧的两极,藉由两极上的铝合金电熔线材的同时输出DC30V-40V,60A-200A的电流,以及两铝合金电熔线材受到电弧装置的高温熔化,使得喷出的铝合金电熔线材被覆层是呈扁平颗粒状被覆于锅体表面的凹孔上而形成一粗糙面,且该电熔线材被覆层为30-120μm,而被覆率为50%-90%;(4)电解硬质处理步骤:将电熔线材被覆处理完成的锅体表面利用硫酸、硫酸镁或硫酸亚铁的混合酸液,以直流或交直流电解,而依循呈扁平颗粒状被覆于锅体表面的电熔线材生成一层硬质铝镁铁粗糙表面,该硬质铝镁铁氧化膜厚度为10-50μm,混合酸液的浓度为100g/l~350g/l,温度为-5℃~20℃,电解电压为10-25V,电流密度为2-3.5A/dm2;(5)底层涂装处理步骤:将含不同结合数的浮游状态的氟碳树脂悬浊液,经底层涂装喷洒于锅体表面,再将锅体直接送入温度为50-120℃的烘干炉烘干5分钟,使该氟碳树脂悬浊液能渗入直径、深浅不同的凹凸孔内外表层上,并紧密附着锅体的铝质或铝合金材质内及硬质铝镁铁氧化膜的外层,形成第一层涂覆层,该第一层涂覆厚度为6-15μm;(6)表层烧结处理步骤:将底层涂装处理完成的锅体表面喷洒第二层氟碳树脂悬浊夜,再将该锅体放在温度为150℃的烘干炉中烘干10分钟,然后提升温度到350-420℃作5分钟的烘干,进行烧结处理,以完成第二层的涂覆层,该涂覆层的厚度为15-25μm,最后再将锅体取出烘干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东宏,未经蔡东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710424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