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金属锅体具有高硬度、耐蚀、不沾性的表面加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7104242.X | 申请日: | 1997-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226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 发明(设计)人: | 蔡东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东宏 |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A47J37/1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甘玲 |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具有 硬度 耐蚀 不沾性 表面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锅体的高硬度、耐蚀、不沾性表面加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使锅体表面具有更高的硬度,以及更佳的耐蚀性与不沾性的金属锅体的高硬度、耐蚀、不沾性表面加工方法。
以往的金属锅体表面处理技术,如美国专利第5545439号中,发明人揭示了一种坚固耐用、不沾性佳,且经久使用涂覆层也不会剥落刮坏的高硬度铝质或铝合金不沾锅体的表面处理法,其是将一个经冲模成形的铝质或铝合金锅体,经净化处理、烘干处理、电解硬质处理、喷砂处理、净化处理、底层涂装处理、表层烧结处理、成形处理等步骤,使锅体更坚固耐用且不沾性及耐磨性更佳。本发明则是提供使锅体表面具有更高的硬度,以及更佳的耐蚀性与不沾性的加工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锅体的高硬度、耐蚀、不沾性表面加工方法,以使锅体表面具有更高的硬度,以及更佳的耐蚀性与不沾性。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将已依序经过净化及喷砂处理步骤处理完成,而产生直径、深浅不同、凹凸不平且粗细不均的凹孔的锅体表面,进行电熔线材被覆处理步骤,以藉由电熔线材被覆层具有较佳的键结力,使电熔线材被覆层的厚度增加,藉以提高锅体表面的耐蚀性及硬度,同时,并使电熔线材可呈扁平颗粒状被覆于锅体表面的凹孔上而形成一粗糙面,之后再经电解硬质处理步骤而于锅体表面所生成的硬质铝镁铁氧化膜,仍能依循呈扁平颗粒状被覆于锅体表面的电熔线材而生成一粗糙面,以使经底层涂装处理而以氟碳树脂为主的涂覆层,可以完全紧密附着或键结在锅体的硬质氧化膜并可部分渗入锅体,而有效增进锅体的不沾效果与耐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锅体表面经喷砂处理完成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锅体表面经电熔线材被覆处理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锅体表面经电熔线材被覆处理完成后的部分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锅体表面形成电解氧化膜的部分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锅体表面形成硬质铝镁铁氧化膜经底层涂装处理后的部分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锅体表面经表层烧结处理后的部分剖视放大示意力。
如图1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金属锅体表面加工方法,主要依序包含有(1)净化处理、(2)喷砂处理、(3)电熔线材被覆处理、(4)电解硬质处理、(5)底层涂装处理、(6)表层烧结处理和(7)成形处理等步骤。
(1)净化处理:将一个经冲模成形的铝质金属锅体,在沸腾状态的三氯乙烯溶液中浸泡,并同时施以超音波振荡,使锅体表面脱脂及去除污物。
(2)喷砂处理:将净化处理完成的锅体表面,先以颗粒粗糙度#36-#60的氧化铝(Al2O3)颗粒,以5Kg/cm3高压空气冲击喷射于锅体表面,如图2锅体表面经喷砂处理完成后的剖视图所示,使锅体1表面产生直径、深浅不同、凹凸不平且粗细不均的凹孔11,而这些凹孔11表面中心平均粗糙度(Ra)为4.5-6.0μm,最大表面粗化度(Rmax)的距离则约为35-65μm。而且,前述喷附颗粒状氧化铝的目的,主要是为达成锅体1表面粗化、脱脂及洁化等效果,藉使往后电熔线材与氟碳树脂(PTFE/PFA)涂层的键结力及附着力,可导因于锅体1表面此一特定的Ra值,而能大幅提高,否则将会影响到往后的电熔线材与氟碳树脂涂层的附着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东宏,未经蔡东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042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