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氮化硅制品混炼用捏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5987.4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1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市晨皓耐火陶瓷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22 | 分类号: | B29B7/22 |
代理公司: | 13129 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磊娜;杨瑞龙 |
地址: | 0633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炼设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氮化硅制品混炼用捏合机,其通过增设了辅助排料装置以加快原料在筒体内流出的速度,因此提高了捏合机对氮化硅制品的混炼效率,同时极大的减少了粘稠的原料挂在筒体内侧壁上的量,因而减少了原料的浪费;包括底座、动力机构、筒体、连轴组件、支撑机构、液压卸料组件和盖板,动力机构设置有第一电机和减速机,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两组搅拌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机、两组挂杆、安装板、动力转子、动力弧型板、两组带动杆、动力杆、两组支持杆、两组支持板、两组复位弹簧、两组挤压杆、两组缓冲弹簧、两组挤压板和两组挡板,动力转子的底端设置有动力凸起头。 | ||
搜索关键词: | 两组 氮化硅制品 动力机构 动力转子 工作腔 捏合机 混炼 筒体 电机和减速机 本实用新型 筒体内侧壁 挡板 复位弹簧 附属装置 缓冲弹簧 混炼设备 搅拌组件 连轴组件 内部设置 排料装置 液压卸料 支撑机构 盖板 安装板 带动杆 动力杆 弧型板 挤压板 挤压杆 支持板 支持杆 粘稠 底端 底座 挂杆 电机 流出 体内 增设 | ||
【主权项】:
1.一种氮化硅制品混炼用捏合机,包括底座(1)、动力机构、筒体(2)、连轴组件(3)、支撑机构、液压卸料组件(4)和盖板(5),动力结构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端右侧连接,动力机构设置有第一电机(6)和减速机(7),减速机(7)的输出端与连轴组件(3)的输入端连接,筒体(2)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腔内设置有两组搅拌组件,两组搅拌组件的输入端分别与连轴组件(3)的两组输出端连接,支撑机构设置有两组支撑组件(8),两组支撑组件(8)的底端分别与底座(1)的顶端左侧和中部连接,筒体(2)的前侧搅拌组件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支撑组件(8)转动连接,液压卸料组件(4)的固定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底座(1)和筒体(2)的后端右侧铰接,工作腔的顶端连通设置有加料口,盖板(5)的底端与加料口的顶端外侧壁紧贴,盖板(5)的后端设置有液压开关组件,液压开关组件的底部与筒体(2)的后端中部连接,盖板(5)的后端与筒体(2)的顶端后侧铰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机(9)、两组挂杆(10)、安装板(11)、动力转子(12)、动力弧型板(13)、两组带动杆(14)、动力杆(15)、两组支持杆(16)、两组支持板(17)、两组复位弹簧(18)、两组挤压杆(19)、两组缓冲弹簧(20)、两组挤压板(21)和两组挡板(22),所述两组挂杆(10)的顶端分别与筒体(2)的底端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两组挂杆(10)的底端分别与安装板(11)的顶端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9)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底端与安装板(11)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与动力转子(12)键连接,所述动力转子(12)的底端设置有动力凸起头(23),所述动力弧型板(13)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两组带动杆(14)的顶端连接,所述两组带动杆(14)的底端均与动力杆(15)的顶端中部连接,所述两组支持杆(16)的顶端分别与筒体(2)的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所述动力杆(15)的顶端左侧和右侧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伸缩滑孔,所述两组伸缩滑孔分别与两组支持杆(16)滑动套装,所述两组支持杆(16)的底端分别与两组支持板(17)的顶端连接,所述动力杆(15)的底端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两组支持板(17)的顶端紧贴,所述两组复位弹簧(18)分别与两组支持杆(16)活动套装,所述两组复位弹簧(18)的底端均与动力杆(15)的顶端紧贴,所述动力杆(15)的顶端左侧和右侧的顶端分别贯穿设置有两组挤压滑孔,所述两组挤压滑孔分别与两组挤压杆(19)滑动卡装,所述两组挤压杆(19)的底端分别与两组挡板(22)的顶端连接,所述两组挤压杆(19)的顶端分别与两组挤压板(21)的底端连接,所述两组缓冲弹簧(20)分别与两组挤压杆(19)活动套装,所述两组缓冲弹簧(20)的顶端分别与两组挤压板(21)的底端紧贴,所述两组挡板(22)的顶端均与动力杆(15)的底端紧贴。/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市晨皓耐火陶瓷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市晨皓耐火陶瓷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59598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运输带生产用混炼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降噪的密封圈出料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