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常规潜艇AIP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55504.8 | 申请日: | 2019-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2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友;王云刚;张哲维;王弈然;朱清民;刘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2C3/30 | 分类号: | F02C3/30;F02C3/24;F02C7/22;F02C7/224;F02C7/04;F02C6/00;F02C6/20;F25J1/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常规潜艇AIP系统,该系统包括天然气供应系统、氧气供应系统和二氧化碳跨临界跨流态动力循环系统;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该系统的工作方法,液化天然气和液氧分别经过低温泵加压之后进入冷却系统放出冷量并汽化,然后温度和压力合适的天然气和氧气进入燃烧室中做富氧燃烧,为二氧化碳跨临界跨流态动力循环系统提供热能;二氧化碳跨临界跨流态动力循环运行时汽轮机对外输出机械功,带动发电机输出电能;本实用新型采用热值大、密度小的液化天然气,可储存的燃料量增加;二氧化碳跨临界跨流态动力循环系统的效率远远超过同条件下现有的热能动力系统,经济性优良;相较于现有AIP系统,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潜艇的水下续航力,减小了暴露率,增加了隐蔽性。 | ||
| 搜索关键词: | 跨临界 流态 二氧化碳 动力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 液化天然气 常规潜艇 燃烧室 发电机输出电能 天然气供应系统 汽化 热能动力系统 氧气供应系统 燃料量增加 动力循环 富氧燃烧 冷却系统 汽轮机 低温泵 机械功 续航力 运行时 隐蔽性 减小 冷量 液氧 加压 氧气 潜艇 储存 天然气 输出 暴露 | ||
【主权项】:
1.一种常规潜艇AIP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然气供应系统、氧气供应系统和二氧化碳跨临界跨流态动力循环系统;其中,所述天然气供应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液化天然气罐(G)、天然气供应低温泵(I)、冷却系统(D)、燃烧室(A);所述液化天然气罐(G)的出口与天然气供应低温泵(I)的入口相连通,天然气供应低温泵(I)的出口与冷却系统(D)的天然气入口相连通,冷却系统(D)的天然气出口与燃烧(A)的天然气入口相连通;所述氧气供应系统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液氧罐(H)、氧气供应低温泵(J)、冷却系统(D)、燃烧室(A);所述液氧罐(H)的出口与氧气供应低温泵(J)的入口相连通,氧气供应低温泵(J)的出口与冷却系统(D)的液氧入口相连通,冷却系统(D)的氧气出口与燃烧室(A)的氧气入口相连通;所述二氧化碳跨临界跨流态动力循环系统包括燃烧室(A)、汽轮机(B)、回热系统(C)、冷却系统(D)、压缩机(E)、低温泵(F)和二氧化碳储存罐(K);所述燃烧室(A)出口连接汽轮机(B)入口,汽轮机(B)出口连接回热系统(C)放热侧一级入口,回热系统(C)放热侧一级出口连接冷却系统(D)的放热侧一级入口,冷却系统(D)放热侧一级出口连接压缩机(E)入口,压缩机(E)出口连接回热系统(C)放热侧二级入口,回热系统(C)放热侧二级出口连接冷却系统(D)放热侧二级入口,冷却系统(D)放热侧二级出口连接低温泵(F)入口,低温泵(F)出口分为两路,一路连接二氧化碳储存罐(K)入口,另一路连接回热系统(C)吸热侧入口,回热系统(C)吸热侧出口连接高温热源(A)入口形成二氧化碳跨临界跨流态动力循环系统回路;所述二氧化碳跨临界跨流态动力循环系统使用的工质为二氧化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55550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