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3443.X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9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连欢;蔡光禄;郭宇成;安春联;陈芳;王庆;许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故乡源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6;C02F101/38;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44561 东莞合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建成 |
地址: | 51145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其在对渗滤液进行生化罐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处理和进行膜处理的步骤之间,依次设置有对渗滤液进行调碱、吹脱、絮凝、沉淀、初次压滤、吸附和二次压滤的步骤,以及在进行膜处理的步骤之后设置有次氯酸纳深度去除氨氮的步骤,可大幅度降低膜处理系统的处理负荷,提高污染物质的处理效果和效率,同时提高膜处理系统的使用寿命。另外,通过将各个工艺步骤有机结合,有效的去除渗滤液污染物,同时各个工艺步骤停留时间短,节省占地面积,提高处理效率,并降低成本,最终实现水体达标排放,形成“经济有效,技术可行”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案。 | ||
搜索关键词: | 渗滤液 膜处理系统 工艺步骤 膜处理 压滤 去除 垃圾渗滤液处理 本实用新型 垃圾渗滤液 处理负荷 处理效率 处理装置 次氯酸纳 达标排放 使用寿命 污染物质 新陈代谢 依次设置 有机结合 生化罐 氨氮 吹脱 调碱 吸附 絮凝 微生物 沉淀 水体 污染物 停留 | ||
【主权项】:
1.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生化罐,所述生化罐内设有微生物菌种,用于对输入其内的待处理的渗滤液进行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n调碱罐,所述调碱罐的入水端通过管路与生化罐的出水端通连,用于对经生化罐处理并输入其内渗滤液与加入其内的预定量的石灰进行搅拌,使渗滤液的pH值达到11~12;/n吹脱装置,所述吹脱装置的入水端通过管路与调碱罐的出水端通连,对经调碱处理并输入其内的渗滤液进行吹脱处理,以大幅度降低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n絮凝罐,所述絮凝罐的入水端通过管路与吹脱装置的出水端通连,可使经吹脱处理并输入其内的渗滤液中的悬浮污染物与加入其内的预定含量的硫酸亚铁溶液和固体纯碱絮凝反应,以降低渗滤液的硬度并将渗滤液的pH调节至中性,;/n高密度沉淀池,所述高密度沉淀池的入水端与絮凝罐的出水端通连,使垃圾渗滤液中的絮凝物沉淀形成污泥,高密度沉淀池顶端流出上清液;/n第一板框压滤机,所述第一板框压滤机的入水端通过管路与高密度沉淀池的排泥端通连,对输入其内的含水污泥进行初次过滤、压榨,得到较清水体;/n加炭搅拌罐,所述加炭搅拌罐的入水端通过管路与高密度沉淀池顶端出水端和第一板框压滤机的出水端通连,对输入其内的较清水体和加入预定量的粉末活性炭进行搅拌,以通过粉末活性炭吸附较清水体中残留的大部分COD、重金属、氨氮,并降低色度和臭味;/n第二板框压滤机,所述第二板框压滤机的入水端通过管路与加炭搅拌罐通连,对输入其内的含有粉末活性炭的水体进行二次压滤形成清水;/n膜处理系统,所述膜处理系统的入水端通过管路与第二板框压滤机的出水端通连,对输入其内的所述清水进行膜过滤处理;以及/n次氯酸钠搅拌罐,所述次氯酸钠搅拌罐的入水端通过管路与多级膜系统的出水端通连,对膜过滤处理并输入的清水与加入其内的预定含量的次氯酸纳反应,以对残留的氨氮进行深度去除处理。/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故乡源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故乡源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2011344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用污水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浓度竹制品废水的多元化集成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