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约束阻尼结构两级协同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075847.5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9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东;陈静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徐颖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约束阻尼结构两级协同优化设计方法,针对薄壁结构的减振降噪问题,对基板结构表面的约束阻尼材料进行优化配置时,以部分覆盖约束阻尼材料的结构作为初始结构,这与传统的全覆盖约束阻尼结构作为初始结构相比,在优化迭代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声辐射功率灵敏度的计算量;本发明方法对约束阻尼材料的厚度参数进行了离散化,在第一级协同优化中可实现约束阻尼材料厚度和位置协同优化,使得充分利用约束阻尼材料以获得最优的减振降噪效果;第二级优化的初始结构本身即为一种最优结构,将本发明的两级优化相结合,可在严格的附加质量约束条件下获得约束阻尼材料的厚度和位置最优配置,实现更优的减振降噪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约束 阻尼 结构 两级 协同 优化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暂无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07584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