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辅助的飞秒激光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008973.9 | 申请日: | 2019-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2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赵于前;段吉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K26/382 | 分类号: | B23K26/382;B23K26/064;B23K26/06;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辅助飞秒激光加工的方法,属于光学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温控系统对材料预热,精确控制材料的温度,随后将聚焦后的飞秒激光作用于预热的材料,进而高效的加工样品。本发明属于实时在位热辅助方式。在飞秒激光烧蚀材料的同时,温度可调的均匀预热样品材料,从而使材料在高于常温的条件下被加工,更加有利于飞秒激光烧蚀样品。该方法对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均有效,经过上述方法加工之后的样品均匀性好,低功率密度的飞秒激光仍然可以高效加工材料,使在样品表面烧蚀出的微孔具有更大的深度。该方法在激光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搜索关键词: | 飞秒激光 热辅助 预热 烧蚀 绝缘体 加工 飞秒激光加工 光学技术领域 样品均匀性 高效加工 激光制造 控制材料 烧蚀材料 温度可调 温控系统 样品表面 样品材料 低功率 预热的 微孔 在位 半导体 聚焦 金属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飞秒激光的热辅助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将温控系统固定在三维平台上,利用温控系统对材料进行预热,然后在加热平台上固定样品;飞秒激光通过物镜聚焦后,对预热的样品进行加工;温控系统可以精确控制样品的预热温度,通过程序控制三维平台的位置,从而在样品上加工出所需要的结构;其中,预热可以对样品进行改性,使改性区域声子振动加剧,从而能更加有效的捕捉光子,实现激光与物质更加剧烈的相互作用;宏观上从样品表面加工出的微孔深度可以表现出,随着预热温度的升高,微孔的深度是逐渐变大的。/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100897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