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功率混合集成电路封装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949737.0 | 申请日: | 2019-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0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郑旭;殷剑东;徐全吉;胡立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25/16 | 分类号: | H01L25/16;H01L23/15;H05K1/02 |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尹丽云 |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混合集成电路封装结构,其包括:管壳,包括底座;功率芯片,设置在底座上;基板,设置在底座上,且非接触式地覆盖功率芯片;控制电路,设置在基板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在底座上且非接触式地覆盖功率芯片的基板,为控制电路提供了安装平台,实现了三维立体空间布局,有效利用电路高度空间,提高了电路封装密度,可减小电路封装结构的体积;采用HTCC工艺或LTCC工艺的一体化外壳,降低了电路重量;功率芯片采用金属衬底,降低了功率芯片的结温;采用大面积挠性PCB板代替传统的铝丝键合系统引出功率芯片的顶部电极,具有更大的芯片接触面积,降低了功率芯片互连节点的电流密度,减小了热功率循环导致互联结构疲劳损伤的可能性。 |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芯片 底座 基板 非接触式 控制电路 减小 电路 功率混合集成电路 电路封装结构 三维立体空间 一体化外壳 安装平台 电路封装 顶部电极 封装结构 高度空间 互联结构 互连节点 键合系统 疲劳损伤 芯片接触 传统的 金属衬 热功率 覆盖 管壳 结温 铝丝 挠性 | ||
【主权项】:
1.一种功率混合集成电路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管壳,包括底座;/n功率芯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n基板,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非接触式地覆盖所述功率芯片;/n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基板上。/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94973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