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中三氯甲基吡啶的测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56422.1 | 申请日: | 2019-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4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李荷丽;杨洋;韩世鹤;陈捷;尹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4;G01N30/06;G01N30/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 地址: | 1001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中三氯甲基吡啶的测定方法,试样经乙腈提取,经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PSA)、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石墨化炭黑(GCB)基体分散净化,净化液经甲酯化衍生,再用乙酸乙酯反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质谱仪测定和确证,内标法定量。该测定方法的回收率,检测限和精密度等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要求,具体应用于甜玉米、小麦、高粱、玉米和爆谷检测,重现性良好,本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在出入境检验检疫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中三氯 甲基 吡啶 测定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食品中三氯甲基吡啶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空白样品提取液的配制:用不含三氯甲基吡啶和6-氯吡啶-2-羧酸残留的样品,提取,净化,衍生后配制成空白样品提取液;/n2)标准溶液的配制:/n所述标准溶液包括标准储备液,中间标准储备液以及衍生混合标准使用液;/n分别称取10mg三氯甲基吡啶和6-氯吡啶-2-羧酸标准物质,用甲醇配制成1000mg/L的所述标准储备液;/n分别吸取适量标准储备液,用甲醇稀释配制成40mg/L的所述中间标准储备液;/n分别吸取0.50mL三氯甲基吡啶和6-氯吡啶-2-羧酸标准储备液于比色管中,经过步骤1)中的衍生后用空白样品提取液定容至1.0mL,配制成20mg/L的所述衍生混合标准使用液;/n3)内标溶液的配制:/n称取10mg2-吡啶甲酸甲酯,用乙酸乙酯溶解并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为内标储备液,所述内标储备液用乙酸乙酯稀释,配制成10mg/L的内标溶液;/n4)基质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吸取一定体积的衍生混合标准使用液,根据需要用空白样品提取液稀释成适用浓度的基质标准工作溶液,现用现配;/n5)标准工作曲线的测定:吸取一定量的衍生混合标准使用液,加入40μL内标溶液,逐级用空白样品提取液稀释成0.0mg/L、0.025mg/L、0.050mg/L、0.10mg/L、0.20mg/L和0.40mg/L的标准工作溶液,经过滤后配制成系列基质混合标准工作溶液,供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以农药定量离子峰面积和内标物定量离子峰面积的比值为纵坐标,农药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和内标物质量浓度的比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n6)气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其中,色谱柱为THERMOTR-35MS石英毛细管柱;色谱柱温度为:70℃保持1.5min,然后以20℃/min程序升温至180℃,再以5℃/min升温至210℃,再以25℃/min升温至280℃,保持5min;载气:氦气,纯度≥99.999%,流速1.2mL/min;进样口温度:250℃;进样量:1μL;/n7)根据步骤6)的检测结果,采用内标法定量,并根据(1)式和(2)式计算试样中三氯甲基吡啶和6-氯吡啶-2-羧酸的含量:/n标准曲线校准:由 求得a和b,则/n (1)/n (2)/n式中:/n A s ——标准溶液中三氯甲基吡啶或6-氯吡啶-2-羧酸的峰面积;/n A ' is ——标准溶液中内标2-吡啶甲酸甲酯的峰面积;/n c s ——标准溶液中三氯甲基吡啶或6-氯吡啶-2-羧酸的浓度,单位为mg/L;/n c ' is ——标准溶液中内标2-吡啶甲酸甲酯的浓度,单位为mg/L;/n c——从标准工作曲线得到的试样溶液中三氯甲基吡啶或6-氯吡啶-2-羧酸的浓度,单位为mg/L;/n c is ——试样溶液中内标2-吡啶甲酸甲酯的浓度,单位为mg/L;/n A——试样中三氯甲基吡啶或6-氯吡啶甲酸的峰面积;/n A is ——试样中内标2-吡啶甲酸甲酯的峰面积;/n X——试样中三氯甲基吡啶或6-氯吡啶-2-羧酸含量,单位为mg/kg;/n V——最终样液的定容体积,单位为mL;/n m——最终样液所代表试样量,单位为g。/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5642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