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3051.9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1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昭轩;匡轩;刘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赵凤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手性电化学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将硝酸钴与制备螺旋聚苯胺的前体溶液共混后,恒温20℃反应过夜,所得产物加入2‑甲基咪唑溶液,常温条件下自组装反应制得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采用该复合材料构建手性传感器,用于L‑酪氨酸和D‑酪氨酸对映体含量的灵敏检测。该手性传感器,方法简单、易操作,手性检测效果显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性 螺旋 苯胺 mof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制备螺旋聚苯胺负载Co2+的中间体将1‑2 mmol 硝酸钴、40‑60 µL苯胺和6‑8 mL异丙醇溶于8‑12 mL的酸溶液中,搅拌5‑10 min,得到澄清的苯胺‑硝酸钴混合溶液;将0.8‑1.0 mmol过硫酸铵溶于2‑3mL水中,得到澄清的过硫酸铵溶液;将过硫酸铵溶液加入到苯胺‑硝酸钴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立即将该反应液置于20℃恒温条件下,反应过夜后,抽滤,室温干燥,制得螺旋聚苯胺负载Co2+的中间体;制备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将0.5‑0.8 g螺旋聚苯胺负载Co2+的中间体超声分散于3‑5 mL水中,得到螺旋聚苯胺负载Co2+的中间体悬浊液;将1‑2 mmol的 2‑甲基咪唑溶于4‑7 mL水中,得到澄清的2‑甲基咪唑溶液;将2‑甲基咪唑溶液与螺旋聚苯胺负载Co2+的中间体悬浊液混合均匀,室温搅拌3‑5 h,离心分离,用水洗涤3次,85℃烘干至恒重,制得螺旋聚苯胺负载ZIF‑67纳米晶体复合材料,即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1305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