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3051.9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1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昭轩;匡轩;刘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赵凤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性 螺旋 苯胺 mof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制备螺旋聚苯胺负载Co2+的中间体
将1-2 mmol 硝酸钴、40-60 µL苯胺和6-8 mL异丙醇溶于8-12 mL的酸溶液中,搅拌5-10 min,得到澄清的苯胺-硝酸钴混合溶液;
将0.8-1.0 mmol过硫酸铵溶于2-3mL水中,得到澄清的过硫酸铵溶液;
将过硫酸铵溶液加入到苯胺-硝酸钴混合溶液中,混合均匀,立即将该反应液置于20℃恒温条件下,反应过夜后,抽滤,室温干燥,制得螺旋聚苯胺负载Co2+的中间体;
制备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
将0.5-0.8 g螺旋聚苯胺负载Co2+的中间体超声分散于3-5 mL水中,得到螺旋聚苯胺负载Co2+的中间体悬浊液;
将1-2 mmol的 2-甲基咪唑溶于4-7 mL水中,得到澄清的2-甲基咪唑溶液;
将2-甲基咪唑溶液与螺旋聚苯胺负载Co2+的中间体悬浊液混合均匀,室温搅拌3-5 h,离心分离,用水洗涤3次,85℃烘干至恒重,制得螺旋聚苯胺负载ZIF-67纳米晶体复合材料,即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溶液,选自浓度为0.01-1.0 mmol/L稀硫酸、0.05-2mmol/L稀盐酸或0.05-1.5mmol/L稀硝酸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电化学传感检测酪氨酸对映体的应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传感检测酪氨酸对映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制备手性传感器工作电极
将直径为4 mm的玻碳电极用氧化铝粉末抛光后,水和乙醇洗净表面,移取10 µL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溶液,室温晾干,即制得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手性传感器工作电极;
所述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溶液,是将6 mg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纳米复合材料与250 µL乙醇、720 µL水和30 µL Nafion共混,180W超声10-15min制得;
(2)检测L-酪氨酸和D-酪氨酸对映体
将步骤(1)制得的工作电极、Ag/AgCl参比电极和铂片辅助电极连接在电化学工作站上,制得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电化学手性传感器;
以0.1 mol• L-1的 KOH为电解质溶液,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利用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电化学手性传感器,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L-酪氨酸和D-酪氨酸标准溶液的电流值,绘制基于手性螺旋聚苯胺@MOF电化学手性传感器的L-酪氨酸和D-酪氨酸对映体工作曲线;将待测样品的溶液代替L-酪氨酸和D-酪氨酸标准溶液,进行样品中L-酪氨酸和D-酪氨酸含量的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305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