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赭曲霉毒素A的比率电化学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02150.7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8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由天艳;朱成喜;刘东;李玉叶;申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G01N27/32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比率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并将其用于检测赭曲霉毒素A(OTA)。该比率传感策略通过在金电极上顺序修饰二茂铁标记的互补DNA(Fc‑cDNA),赭曲霉毒素A适配体(Aptamer)以及一个辅助互补DNA(hDNA)而构建,利用目标诱导的构象变化输出双电流信号I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霉 毒素 比率 电化学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赭曲霉毒素A的比率电化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将金电极AuE依次用不同粒径的三氧化二铝粉末打磨,并依次在乙醇和水中超声以清除表面残留,然后在硫酸溶液中使用循环伏安对电极进行电化学清洗;/n(2)将二茂铁标记的互补DNA即Fc-cDNA修饰到经步骤(1)处理的电极上,利用Au-S键将Fc-cDNA固定在金电极表面;/n(3)将巯基己醇MCH修饰在步骤(2)处理过的电极上,以封闭金的非特异性结合位点;/n(4)将赭曲霉毒素A的适配体Aptamer修饰在步骤(3)处理过的电极上,利用其与cDNA的杂交反应形成双链DNA;/n(5)将辅助互补DNA即hDNA修饰在步骤(4)处理过的电极上,利用杂交反应进一步形成更长的双链DNA;/n(6)将步骤(5)得到的电极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赭曲霉毒素A的标准溶液中,超纯水冲洗后在室温下自然晾干;/n(7)将步骤(6)得到的电极浸泡在亚甲蓝MB溶液中,超纯水冲洗后在室温下自然晾干,记为MB/OTA/hDNA/Apt/MCH/Fc-cDNA/AuE-1;在三电极体系中,将得到的电极MB/OTA/hDNA/Apt/MCH/Fc-cDNA/AuE-1作为工作电极,Ag/AgCl(饱和KCl)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丝为对电极,以磷酸盐缓冲溶液为电解液,进行电化学交流伏安曲线测量,检测比率信号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80215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