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油萃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8862.6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0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苏桥娄;刘德强;余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桥娄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10;C11B3/00;A23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花生油萃取工艺;其萃取工艺所采用的加热装置包括壳体、落料板、翻炒单元和去衣单元;所述壳体固定在落料板上,且壳体底端与落料板相通;所述落料板底端设有支架;所述翻炒单元包括圆筒、电动机、转动轴和电热板;述去衣单元包括凸轮和气囊;所述凸轮固定在圆筒和壳体内侧壁之间的转动轴上;所述气囊固定在靠近凸轮的壳体内侧壁上,气囊在靠近开口的侧壁上设有喷气口,可通过凸轮挤压气囊,使得气囊内的气体通过喷气口喷至圆筒内;实现对花生仁的去衣效果,最大限度地保留花生油中花生酸和维生素E等原有营养成分,确保花生油产品的营养和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落料板 气囊 花生油 去衣 壳体内侧壁 萃取工艺 喷气口 转动轴 翻炒 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挤压气囊 加热装置 壳体底端 壳体固定 气体通过 电动机 维生素E 电热板 花生仁 侧壁 底端 壳体 支架 花生 开口 相通 保留 安全 | ||
【主权项】:
1.一种花生油萃取工艺,其特征在于:其萃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S1:将采摘后的新鲜花生进行人工的分拣和筛选,将粘附在花生表面的杂质和污垢筛选出去,防止在之后的处理过程中对花生造成污染,从而影响到花生油的整体加工质量;/nS2:将通过S1所得到的处理干净的花生进行拨壳处理,得到花生仁,在拨壳处理的过程中,将坏了的花生仁挑选出去后,将正常的花生仁放入加热装置内进行翻炒和去红衣,花生仁经翻炒后将其粉碎成花生粉;/nS3:将通过S2所得到的花生粉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的压力为30-33Mpa,萃取温度为50-55℃,萃取时间为160-170分钟,二氧化碳流量为28-30L/h,得到花生毛油;/nS4:将通过S3所得到的花生毛油进行除杂处理后即得到高质量的花生油;/n其中,S2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落料板(2)、翻炒单元(3)和去衣单元(4);所述壳体(1)固定在落料板(2)上,且壳体(1)底端与落料板(2)相通;所述落料板(2)底端设有支架(21);所述翻炒单元(3)包括圆筒(31)、电动机(32)、转动轴(33)和电热板(34);所述电动机(32)固定在壳体(1)外侧壁上;所述转动轴(33)横向贯穿于壳体(1)内,且转动轴(33)与电动机(32)输出端固连;所述电热板(34)套装在转动轴(33)上且将圆筒(31)内腔横向分为两部分,电热板(34)上设有多个通孔(341);所述圆筒(31)固定在壳体(1)内侧壁上且与壳体(1)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圆筒(31)在被电热板(34)分为两部分的空腔内分别放入花生仁和铁砂,且圆筒(31)两端部侧壁在靠近圆筒(31)顶端处设有开口(311);所述去衣单元(4)包括凸轮(41)和气囊(42);所述凸轮(41)固定在圆筒(31)和壳体(1)内侧壁之间的转动轴(33)上;所述气囊(42)固定在靠近凸轮(41)的壳体(1)内侧壁上,气囊(42)在靠近开口(311)的侧壁上设有喷气口(421),可通过凸轮(41)挤压气囊(42),使得气囊(42)内的气体通过喷气口(421)喷至圆筒(31)内;通过翻炒单元(3)和去衣单元(4)之间的配合实现对花生仁的翻炒和去衣。/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桥娄,未经苏桥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9886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籽油的榨油工艺
- 下一篇:一种紫苏油的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