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厨余垃圾的无公害肥料微生物转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87242.2 | 申请日: | 201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7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梅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兴创云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500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凤***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厨余垃圾的无公害肥料微生物转换方法,采用莫能菌素,活体蚯蚓、原绿菌菌剂、嗜酸性乳杆菌菌剂、巴氏醋酸杆菌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哈茨木霉菌菌剂、萤气极毛杆菌菌剂、荧光假单孢杆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维氏硝化杆菌菌剂等不同的功能物,通过特殊分类后经过三次不同程度、不同侧重的发酵分解,将厨余垃圾与酸性土壤特性完全混配,获得高肥度、无化学添加的有机土壤。本发明采用厨余垃圾转增肥酸性土壤、低虫害、高肥度、分解彻底、无毒无公害、无残余。 | ||
搜索关键词: | 菌剂 厨余垃圾 酸性土壤 肥度 枯草芽孢杆菌菌剂 解淀粉芽孢杆菌 荧光假单孢杆菌 巴氏醋酸杆菌 嗜酸性乳杆菌 维氏硝化杆菌 哈茨木霉菌 无公害肥料 分解 杆菌菌剂 莫能菌素 有机土壤 功能物 菌菌剂 虫害 混配 活体 蚯蚓 微生物 发酵 无毒 无公害 分类 转换 | ||
【主权项】:
1.一种厨余垃圾的无公害肥料微生物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原料准备/n①原材料准备:按重量份准备厨余垃圾50000份-60000份、PH4.5-5.5的酸性土壤100000份、莫能菌素0.5份-0.8份,活体蚯蚓50份-80份、菌浓度1×106cfu/ml-1×108cfu/ml的原绿菌菌剂0.3份-0.5份、菌浓度1×106cfu/ml-1×108cfu/ml的嗜酸性乳杆菌菌剂0.5份-0.7份、菌浓度1×106cfu/ml-1×108cfu/ml的巴氏醋酸杆菌菌剂0.1份-0.2份、菌浓度1×106cfu/ml-1×108cfu/ml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1份-1.2份、菌浓度1×106cfu/ml-1×108cfu/ml的哈茨木霉菌菌剂0.5份-0.7份、菌浓度1×106cfu/ml-1×108cfu/ml的萤气极毛杆菌菌剂0.2份-0.3份、菌浓度1×106cfu/ml-1×108cfu/ml的荧光假单孢杆菌菌剂0.5份-0.7份、菌浓度1×106cfu/ml-1×108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菌剂0.5份-0.7份、菌浓度1×106cfu/ml-1×108cfu/ml的维氏硝化杆菌菌剂0.2份-0.3份;/n2)预分类/n①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按质量比例计65%-70%的酸性土壤、活体蚯蚓、原绿菌菌剂、嗜酸性乳杆菌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菌剂、哈茨木霉菌菌剂混配均匀,获得一次处理基料A;/n②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剩余酸性土壤、巴氏醋酸杆菌菌剂、萤气极毛杆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混配均匀,获得二次处理顶部基料B;/n③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莫能菌素、维氏硝化杆菌菌剂、荧光假单孢杆菌菌剂混配均匀,获得三次后处理功能添加剂C;/n3)处理过程/n①将阶段1)步骤①准备的厨余垃圾与阶段2)步骤①获得的处理基料A混配并搅拌均匀,平铺为厚度10cm-15cm的平铺堆料,获得初处理混合料;/n②将步骤①准备的初处理混合料自然堆放发酵2天-3天,有刺鼻异味产生,将阶段2)步骤②准备的二次处理顶部基料B均匀覆盖在自然发酵后的初处理混合料顶部至完全覆盖,获得二次处理混合料;/n③在步骤②获得的二次处理堆料自然堆放发酵2月-3月,异味完全消失后,重新搅拌均匀,获得初制肥料;/n④将步骤③获得的初制肥料与阶段2)步骤③准备的三次后处理功能添加剂C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堆放成金字塔形,自然发酵反应3天-5天后,获得所需由厨余垃圾转换而来的无公害肥料。/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兴创云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兴创云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8724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