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天体表面弹跳移动的可达区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42005.4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9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崔平远;张成宇;朱圣英;梁子璇;徐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B64G1/62;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邬晓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小天体表面弹跳移动的可达区获取方法,尤其涉及在弱引力场表面的单次弹跳可达区域获取方法,属于深空探测技术领域。本发明实现方法为:针对不同起跳方位角和起跳高低角下的单次弹跳的落点分布问题,将单次弹跳可达区域的获取分为计算一个外循环和求解满足约束的两个优化问题,即固定起跳方位角求解关于起跳高低角的两个优化问题和搜索全部起跳方位角下的两个最优解获取其对应的落点,找到在全部起跳方位角下的落点最远、最近落地距离,获取小天体表面单次弹跳的可达区域。本发明能够降低优化变量的维度,并能够为小天体表面跳跃轨迹设计或采样点选取提供参考,能够解决小天体表面弹跳移动的路径规划、着陆点误差修正相关工程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天体 表面 弹跳 移动 可达区 获取 方法 | ||
【主权项】:
1.小天体表面弹跳移动的可达区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固定初始弹跳速度方位角,获取单方向单次弹跳可达范围;固定探测器初次弹跳的速度方位角,在满足初始条件、终端条件和路径约束后,分别找到满足两个性能指标的解,即找到满足落点与起点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的解,所述得到的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即为单次弹跳落点覆盖距离;获取的单次弹跳落点覆盖距离和求解得到的落地覆盖方位角即为获取单方向单次弹跳可达范围;步骤二、根据需要改变初始弹跳速度方位角,在每个初始弹跳速度方位角重复步骤一求解每个固定方位角单次弹跳问题的落点覆盖距离和方位角集合,获取不同起跳方位角的落点可达范围;所述落点覆盖距离和方位角集合能够描述固定起始弹跳速度下的全部落点可达区域,得到固定起始弹跳速度下全部的落点可达区域,即获取小天体表面单次弹跳的可达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4200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