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产β-法尼烯突变菌株的复合诱变育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38357.2 | 申请日: | 2019-08-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8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寇凤雨;王一然;刘伟;马杰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3/00 | 分类号: | C12N13/00;C12N15/01;C12N1/02;C12N1/20;C12R1/19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吴冬群 |
| 地址: | 276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生物诱变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产β‑法尼烯突变菌株的复合诱变育种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菌悬液的制备、等离子体‑紫外线复合诱变、平板初筛、摇瓶复筛和发酵罐验证。本发明的种高产β‑法尼烯突变菌株的复合诱变育种方法,通过等离子体‑紫外复合诱变后,再采用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最终选育出了的β‑法尼烯高产突变菌株在发酵罐中β‑法尼烯的发酵单位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69.10%,并且通过8次连续传代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 ||
| 搜索关键词: | 法尼烯 突变菌株 复合诱变育种 高产 等离子体 复合诱变 初筛 复筛 摇瓶 遗传稳定性 出发菌株 发酵单位 连续传代 生物诱变 育种技术 发酵罐 菌悬液 紫外线 制备 发酵 验证 | ||
【主权项】:
1.一种高产β‑法尼烯突变菌株的复合诱变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菌悬液的制备:选取恒温培养箱内37℃下培养2天的EC‑16斜面菌苔,用10mL无菌生理盐水将菌苔洗下,放入盛有玻璃珠的无菌锥形瓶中,无菌锥形瓶置于震荡装置中,在30℃、220‑300r/min的条件下震荡5‑15min,使菌体分散,菌体分散后于2500‑5000r/min条件下离心10‑20min,弃上清液,将菌体用生理盐水悬浮并洗涤2‑3次,采用细菌计数板计数,调整菌悬液浓度约为106‑109个/mL,备用;(2)等离子体‑紫外线复合诱变:在超净工作台中取3mL步骤(1)制得的菌悬液加入到直径60mm带有磁力搅拌转子的无菌平皿中,在搅拌状态下用紫外灯照射20‑120s,紫外灯功率为18W,灯距为30cm,紫外线诱变结束后,立即用移液枪移取20μL诱变后的菌悬液,涂布在无菌不锈钢载片上,并按照ARTP‑M型诱变育种仪的操作流程进行处理,以氮气为工作气体,设定功率为120W,处理温度为室温,通气量为10SLPM,等离子体发射源与样品间的距离为5‑20mm,处理时间设置为20‑70s;(3)平板初筛:将经过等离子体‑紫外复合诱变处理的菌悬液用无菌的生理盐水稀释至10‑6‑10‑8稀释度,然后涂布于含0.3‑2.0g/L的异戊烯焦磷酸的分离筛选培养基上,置于37℃,避光培养1‑2天,挑取平板上最先生长出的大肠杆菌单菌落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置于37℃,培养1‑2天;(4)摇瓶复筛:用接种铲刮取平板筛选出的EC‑16的斜面菌苔1‑2cm2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37℃、220‑300r/min条件下培养12‑20h,取5mL培养菌液接种于100mL的发酵培养基中,37℃、220‑300r/min条件下震荡培养至OD600为0.6‑0.8时,加入终浓度为0.1mmol/L的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随后加入正十二烷作为β‑法尼烯的萃取剂,萃取剂的用量达到体积分数为10‑35%(v/v),设定培养温度为30℃,发酵72‑96h,测定β‑法尼烯的含量,然后挑选出发酵产物含量最高的突变株进行发酵罐验证;(5)发酵罐验证:选取生长最好的斜面,用接种铲刮取1‑2cm2的菌苔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37℃、220‑300r/min条件下培养12‑20h,然后按照5‑10%的接种量接种于15L发酵罐中,设置发酵工艺参数分别为:发酵温度20‑30℃,初始转速220‑300r/min,根据溶氧变化逐步调整至450‑600r/min,通气量1:1VVM,发酵72‑96h,最后测定β‑法尼烯的含量,挑选出发酵产物含量最高的突变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泓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3835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