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系统方法的挠性航天器容错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98341.6 | 申请日: | 201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3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李骞;赵冬;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姜慧勤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系统方法的挠性航天器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了存在故障情况下的挠性航天器的姿态动力学模型,可将整个挠性航天器考虑成挠性部分和刚性部分耦合的一个互联系统,分别使用分布式和分散式方法设计各个子部分的容错控制方案,使得每个子部分都可达到输入到状态稳定的条件,再使用小增益原理确保整个系统的闭环稳定性。本发明不仅考虑刚体部分上存在的故障,对挠体部分的故障也进行了容错控制,同时使用互联系统方法对每一部分单独设计观测器和控制器,简化了观测器和控制器的结构,使其更在工程中容易实现。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系 方法 航天器 容错 控制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互联系统方法的挠性航天器容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挠性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建立故障情况下挠性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步骤2,基于步骤1确定的故障情况下挠性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分别选取挠体部分和刚体部分的状态量,建立每个部分单独的故障模型;步骤3,基于步骤2挠体和刚体部分的故障模型,分别设计每个部分的基于分布式方法的观测器和容错控制器,使得每个部分的观测误差和状态量均达到输入到状态稳定,再根据小增益原理,确定挠性航天器系统稳定时各部分之间需满足的条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9834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