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互联系统方法的挠性航天器容错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98341.6 | 申请日: | 2019-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3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浩;李骞;赵冬;姜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姜慧勤 |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系 方法 航天器 容错 控制 | ||
1.一种基于互联系统方法的挠性航天器容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挠性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建立故障情况下挠性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
步骤2,基于步骤1确定的故障情况下挠性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分别选取挠体部分和刚体部分的状态量,建立每个部分单独的故障模型;
步骤3,基于步骤2挠体和刚体部分的故障模型,分别设计每个部分的基于分布式方法的观测器和容错控制器,使得每个部分的观测误差和状态量均达到输入到状态稳定,再根据小增益原理,确定挠性航天器系统稳定时各部分之间需满足的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互联系统方法的挠性航天器容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故障情况下挠性航天器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J为航天器总体的转动惯量,ω=[ω1 ω2 ω3]T为惯性角速度,为航天器绕惯性主轴的角加速度,ω×为惯性角速度三维向量的反对称叉乘矩阵,ur=[ur1,ur2,ur3]为推进器产生的控制扭矩,η表示挠性附件相对于刚体主体的模态坐标向量,δ为挠性和刚性动力学之间的耦合矩阵,C=diag{2ξ1Λ1,…,2ξNΛN}、分别为航天器的阻尼矩阵、刚度矩阵,其中,ξi、Λi分别为自然频率、阻尼系数,i=1,…,N,N为挠性附件的数量,up=[up1,…,upN]表示通过耦合矩阵影响每个挠性附件的压电输出,δ2=diag{δ21,…,δ2N}表示压电输出与挠性附件之间的耦合矩阵,f1表示刚体部分上出现的故障信号,d0为表示刚体部分的扰动,|d0|D0,D0为常数,∈1表示扰动d0的分布矩阵,f2表示挠体部分上出现的故障信号,d1为表示挠体部分的扰动,|d1|D1,D1为常数,∈2表示扰动d1的分布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9834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