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采茶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3453.7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0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娜;潘炯亮;何子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6/04 | 分类号: | A01D4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采茶机,包括:机架主侧梁、机架副侧梁、横梁、刀头箱连接板、刀头箱、采集刀、驱动装置、收集箱、吸气泵以及万向轮,能够调节采茶机整体机架的高度、采茶机整体机架的跨度、刀头箱的横向位置以及刀头箱的高度和角度,从而适应茶叶采集环境下的各种不同要求,同时能够保证机架的稳固和行走时的稳定性;可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转轴转动,通过刀头夹叶柱与刀头箱的开口部的底端相接触,从而将茶叶夹持并拔下,多个采集刀不同高度的位置和倾斜角度组成的弧线可适应茶树幅宽和茶树树冠形状,采集效率高;此外还设置有收集箱和吸气泵,通过吸气泵与刀头箱连接,可将刀头箱采集的茶叶高效地收集至收集箱,提升茶叶的收集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刀头箱 采茶 采集 收集箱 吸气泵 驱动装置 整体机架 茶叶 茶树 带动转轴 横向位置 收集效率 茶叶夹 刀头夹 开口部 连接板 万向轮 主侧梁 幅宽 横梁 拔下 副侧 弧线 树冠 叶柱 转动 跨度 稳固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采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主侧梁(1)、机架副侧梁(2)、横梁(3)、刀头箱连接板(4)、刀头箱(5)、采集刀(6)、驱动装置(7)、收集箱(8)、吸气泵(9)以及万向轮(10);所述机架主侧梁(1)和所述机架副侧梁(2)均为两个,两个机架主侧梁(1)相对设置,两个机架副侧梁(2)分别连接于两个机架主侧梁(1)的顶部,且所述机架主侧梁(1)与所述机架副侧梁(2)之间在竖直方向上可伸缩调节;所述横梁(3)连接于两个机架副侧梁(2)之间,且两个机架副侧梁(2)可沿着所述横梁(3)的延伸方向调节,以调整两个机架副侧梁(2)之间的距离;所述收集箱(8)设置于所述机架主侧梁(1)上,所述吸气泵(9)设置于所述收集箱(8)上,所述万向轮(10)设置于所述机架主侧梁(1)的底部;所述刀头箱(5)为多个,每个所述刀头箱(5)分别通过两个相对设置的刀头箱连接板(4)连接于所述横梁(3)的下方,且所述刀头箱连接板(4)可沿着所述横梁(3)的延伸方向调节,以调整所述刀头箱(5)的位置;所述刀头箱(5)的一端设置有开口部(51),所述刀头箱(5)的另一端底部设置有吸气口(52),所述刀头箱(5)的侧壁设置有轴孔(53),所述吸气泵(9)与所述吸气口(52)通过连接管(90)连通;所述采集刀(6)设置于所述刀头箱(5)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7)设置于所述刀头箱(5)的侧部,所述轴孔(53)内设置有转轴(60),所述转轴(60)转动连接于所述轴孔(53)的内部,所述转轴(60)伸出所述刀头箱(5)侧壁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7)传动连接,以在所述驱动装置(7)的带动下转动;所述采集刀(6)包括三角拨轮(61)、刀头连接臂(62)以及刀头夹叶柱(63),每个所述采集刀(6)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三角拨轮(61),所述三角拨轮(61)包括中心基部(611)以及连接于所述中心基部(611)外周的三个延伸臂(612),所述中心基部(611)设置于所述转轴(60)上,所述三个延伸臂(612)在所述中心基部(611)的外部等间距均匀分布,所述延伸臂(612)的端部与所述刀头连接臂(62)的一端铰接,所述刀头夹叶柱(63)固定连接于两个相对设置的刀头连接臂(62)的另一端之间;所述转轴(60)转动时,所述刀头夹叶柱(63)转动至与所述刀头箱(5)的开口部(51)的底端相接触,以将茶叶夹持并拔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1345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行走麻类农产品收获设备与方法
- 下一篇:采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