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长焊缝的微槽体氧化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5999.6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3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石绪忠;刘晓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D11/04 | 分类号: | C25D11/04;C25D11/2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孙笑飞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长焊缝的微槽体氧化处理方法,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首先借助于铝工件自身做底,在铝工件上构筑氧化微槽体;其次是在构筑围成的微槽体中构建氧化体系,所述氧化体系包括金属阴极板、氧化溶液和氧化电源等;然后设定参数进行氧化处理,氧化处理完成后,将氧化溶液和阴极板移出,并进行水洗;最后进行工件表面的清理。该方法可实现不具备退膜重新整体氧化条件的大型铝工件的现场局部氧化修复,其修复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质量稳定可靠,不必动用大型吊装设备、氧化电源、加热装备等,设备及能源消耗低,能够明显地降低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焊缝 微槽体 氧化 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铝合金长焊缝的微槽体氧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借助于铝工件自身做底,在铝工件上构筑氧化微槽:将需要氧化处理的焊缝周边的原有膜层进行保护,保护采用可剥性保护涂料;趁涂料未干时,将耐酸碱的矩形塑料棒放置在涂料上,并围成一个小微槽体;在塑料棒的内外两侧及塑料棒间的接缝处,进行可剥性保护涂料的重点涂覆,待涂料干燥形成胶膜后,在所围挡区域中加水,验证其是否漏水,若漏水,将水吸除并吹干,进行涂料的补涂,直至不漏水为止;对待氧化部位进行清洁,去除表面油污,并放置数分钟使表面干燥;采用刀片切除焊接区附近的多余胶膜;步骤二、在步骤一围成的微槽体中构建氧化体系:将主体上布有若干钻孔的金属阴极板的边缘搭接在塑料棒的顶部,使金属阴极板的主体距离焊缝的高度为10mm~250mm;向微槽体中加入氧化溶液,使氧化高度应不低于金属阴极板主体;将氧化电源的正极接到工件上,负极接到金属阴极板上,对氧化溶液进行温度控制和循环;步骤三、设定参数进行氧化处理,氧化处理完成后,将氧化溶液和阴极板移出,并进行水洗;步骤四、工件表面的清理:依次去除工件表面的塑料棒和可剥性保护胶膜,若有胶膜残留在零件表面,使用胶膜揉团而成的大块体将工件表面的残胶黏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8599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