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针尖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的实时监控酶切反应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406959.8 | 申请日: | 2019-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29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谢婉谊;王德强;何石轩;方绍熙;梁丽媛;王赟姣;周硕;殷博华;周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针尖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的实时监控酶切反应的方法,属于荧光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中利用针尖纳米孔将溶液分为纳米孔内和纳米孔外两个区域,在电泳驱动下使剪切酶和/或能够与荧光标记的基因特异性吸附的物质进入针尖纳米孔内,或者使负载有荧光标记的基因的纳米材料进入凹槽内(即针尖纳米孔外),通过观察电流信号和荧光信号的变化实现实时监控酶切反应。针尖纳米孔对检测区域的物理分离,以及电泳控制待检测分子的移动,避免了其他外界因素对反应的干扰,膜片钳和荧光显微镜技术的结合能实时观察到反应动态,为纳米材料对酶切保护机理的研究提供更直接的证明。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针尖 纳米 分子 检测 技术 实时 监控 反应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针尖纳米孔单分子检测技术的实时监控酶切反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向针尖纳米孔(101)内注入含纳米材料的电解质溶液,备用;所述纳米材料上负载有荧光标记的基因;然后取具有凹槽(105)的盖玻片(102),向所述凹槽内注入含剪切酶和/或能够与所述荧光标记的基因特异性吸附的物质的电解质溶液,将所述针尖纳米孔固定在所述盖玻片上且所述针尖纳米孔的针尖位于凹槽内;接着连接膜片钳(106),将所述膜片钳探头端引出的电极(104)插入所述针尖纳米孔内,另一端电极(103)置于所述凹槽内;最后将所述盖玻片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107)上,在所述膜片钳控制电泳驱动下使剪切酶和/或能够与所述荧光标记的基因特异性吸附的物质进入所述针尖纳米孔内,或者使纳米材料进入所述凹槽内,通过观察电流信号和荧光信号的变化实现实时监控酶切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0695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