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递扭矩可控的磁流变平衡悬架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00344.7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1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谢地林;白先旭;邓学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8 | 分类号: | B60G17/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递扭矩可控的磁流变平衡悬架及其控制方法,其机构由扭杆弹簧、连接机构、摆臂与往复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组成;摆臂为两片钢板焊接而成,以便于一端连接后悬架,另一端通过连接机构与扭杆弹簧连接;往复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包括充满磁流变液的对称扇形腔体、设置有叶片的转子总成和定子总成;连接机构连接摆臂与扭杆弹簧,使扭杆弹簧的扭转运动与摆臂的转动相互转换。本发明通过连接车辆前后悬架能将平衡悬架传递的扭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使平衡悬架不仅可以增加附地性能与载重能力,同时可以提高车辆的平顺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递 扭矩 可控 流变 平衡 悬架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传递扭矩可控的磁流变平衡悬架,其特征包括:摆臂(1)、往复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2)、扭杆弹簧(11)和连接机构(18);所述摆臂(1)的后端(4)与车辆后悬架的减震机构(8)连接,所述摆臂(1)的前端(5)通过转换机构(18)与所述扭杆弹簧(11)的一端连接;所述扭杆弹簧(11)的另一端与车辆前悬架连接;所述往复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2),包括:定子总成(14)与转子总成(7);所述定子总成(14)通过连接键与摆臂(1)连接,所述定子总成(14)外表面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螺纹(6);所述转子总成(7)包括:转子本体以及从转子本体一端延伸出来的轴;所述转子本体位于定子总成(14)的腔体内,且述腔体内充满有磁流变液;在所述转子本体中设置有电磁线圈(17);且所述转子本体的直径大于轴的直径;所述转子总成(7)的一端通过延伸出来的轴固定于车架(9)上,所述转子总成(7)的另一端嵌入所述定子总成(14)中;所述转子总成(7)上对称设置有叶片(16),所述叶片(16)分别与缸盖(12)和缸体(14)的内壁形成有磁流变液通道;所述磁流变平衡悬架是在所述减震机构(8)受到地面激励后产生振动,并带动后悬架振动,进而带动所述摆臂(1)的转动,同时,所述摆臂(1)通过转换机构(18)带动所述前悬架的扭杆弹簧(11)扭转,使得前悬架振动;反之,在前悬架受到地面激励后带动所述扭杆弹簧(11)的扭转运动,并通过所述转换机构(18)引起摆臂(1)转动,从而带动后悬架的振动;在前悬架和后悬架振动传递的过程中,所述摆臂(1)与定子总成(14)一起往复旋转,并通过定子总成(14)的转动使磁流变液流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0034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悬架横向互联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多连杆后悬架、车桥总成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