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柱头长度测量最佳取样时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77589.2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4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江建华;卢超;王德正;胡长敏;刘强明;吴爽;张瑛;任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柱头长度测量最佳取样时期的方法,即以正在张开的颖花(水稻柱头长度达到最大时)为样本进行取样。此时取样一是统一标准,时间节点上容易掌握;二是降低了取样过程中不同研究者取样时期的不同而产生的误差。该时期(小穗颖花张开时)取样的所得柱头长度性状的表型值,数据准确,可重复性高,所得结果可用于长柱头有利基因的挖掘,柱头长度性状的精细定位、克隆乃至功能分析;同时利用本取样方法发掘的长柱头基因改良水稻不育系,可增加水稻不育系的柱头长度,从而提高水稻柱头外露率,增加制种产量。 | ||
搜索关键词: | 柱头 取样 取样时期 水稻 水稻不育系 长度测量 长柱头 性状 张开 功能分析 基因改良 结果可用 精细定位 可重复性 取样过程 时间节点 统一标准 外露 表型 小穗 制种 样本 克隆 基因 挖掘 | ||
【主权项】:
1.一种水稻柱头长度测量最佳取样时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材料来源广:试验材料包括9份籼型材料,9份籼型温敏核不育系,11粳型常规种以及1份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共计30份材料;(2)取样时段跨度长:以小穗刚露出叶鞘时(每天7:00或16:00)为第1次取样(T1),当天开花但取样时尚未张开的小穗(开花当天上午8:00—9:00)为第2次取样(T2);正在开花的小穗(11:00—13:00)为第3次取样(T3),分别测量;(3)表型数据容量大:各材料每个调查时期观察8朵颖花,以8朵颖花16个柱头长度的平均值作为该材料当期柱头长度表型值;(4)表型差异显著:从各材料柱头长度表型值来看,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柱头长度持续伸长,T3期即颖花张开时柱头长度表型值达到最大,此时为柱头长度测量取样的最佳时期;30份材料T3期柱头长度表型值介于1.155mm(小粒稻)和3.493(大粒稻)之间,变异系数高达27.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77589.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