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支撑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89555.2 | 申请日: | 2018-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8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 发明(设计)人: | 龙鑫;刘芳婷;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美胤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2/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2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支撑机构,其结构包括安装底板、固定螺母、固定卡扣、固定安装杆、手提把、顶盖、壳体、空气对流孔、散热风扇、油液减震装置、接线盒,顶盖与壳体顶部相嵌套,空气对流孔与壳体为一体化结构,散热风扇与壳体正面下方两侧相嵌套,接线盒上端与安装底板右侧下方相嵌套,当行驶过程中车声产生较大晃动时,此时受力隔板将将尝试晃动传递给受撞头,继而使得减震轴向下运动,蓄压海绵吸附一部分能量,减震轴继续向下运动在内管的吸能弹簧的作用下做往复运动,在液压油仓的缓冲下完全吸收晃动产生的能量,消声套吸收碰撞时产生的噪音,从而充分的消除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晃动,有效的保护电池。 | ||
| 搜索关键词: | 晃动 嵌套 电动汽车电池 空气对流孔 安装底板 散热风扇 向下运动 行驶过程 支撑机构 顶盖 减震轴 接线盒 壳体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固定安装杆 一体化结构 固定卡扣 固定螺母 减震装置 壳体顶部 壳体正面 吸收碰撞 液压油仓 手提把 消声套 上端 弹簧 缓冲 受力 吸附 吸能 蓄压 油液 撞头 海绵 噪音 电池 传递 吸收 汽车 | ||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安装底板(1)、固定螺母(2)、固定卡扣(3)、固定安装杆(4)、手提把(5)、顶盖(6)、壳体(7)、空气对流孔(8)、散热风扇(9)、油液减震装置(10)、接线盒(11),所述顶盖(6)与壳体(7)顶部相嵌套,所述空气对流孔(8)与壳体(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散热风扇(9)与壳体(7)正面下方两侧相嵌套,所述油液减震装置(10)安装于壳体(7)下端,所述接线盒(11)上端与安装底板(1)右侧下方相嵌套,所述油液减震装置(10)包括消声套(1001)、减震轴(1002)、受撞头(1003)、蓄压海绵(1004)、吸能弹簧(1005)、受力隔板(1006)、内管(1007)、逆止阀(1008)、液压油仓(1009)、防护外壳(1010),所述消声套(1001)与受撞头(1003)相嵌套,所述减震轴(1002)与受撞头(100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蓄压海绵(1004)安装于防护外壳(1010)上端两侧,所述吸能弹簧(1005)与顶端与减震轴(1002)底端相连接,所述吸能弹簧(1005)与底端与逆止阀(1008)相嵌套,所述受力隔板(1006)底端与消声套(1001)顶端相贴合,所述受力隔板(1006)两侧与壳体(7)相贴合,所述内管(1007)嵌套于防护外壳(1010)内部,所述液压油仓(1009)嵌套于内管(1007)内部,所述受力隔板(1006)上端与壳体(7)下端相贴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美胤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安市美胤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78955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侧空芯加强车梁管
- 下一篇:电池箱框架及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