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钢片用下模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92847.X | 申请日: | 2018-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1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罗德利;沈徐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舵玛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硅钢片用下模组件,下模板顶面上设置有下模冲头,下模冲头的外圈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冲头固定板、顶料块,顶料块设置在下模中心的阶梯孔B内;下模冲头的中心设置有阶梯孔A,阶梯孔A的大端设置有压圈;阶梯孔A的小端内径大于压圈内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方便地取出硅钢片的同时提高了加工的精度及合格率,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孔 硅钢片 下模冲头 下模组件 顶料块 大端 本实用新型 冲头固定板 依次设置 中心设置 下模板 小端 压圈 有压 取出 合格率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硅钢片用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板(1)顶面上设置有下模冲头(3),下模冲头(3)的外圈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冲头固定板(2)、顶料块(5),顶料块(5)设置在下模(4)中心的阶梯孔B内;下模冲头(3)的中心设置有阶梯孔A,阶梯孔A的大端设置有压圈(6);阶梯孔A的小端内径大于压圈(6)内径;下模板(1)上设置有沉孔D(105),沉孔D(105)的外圈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三个沉孔A(101)、四个通孔A(103)、两个沉孔B(102)、三个沉孔C(104),其中两个沉孔B(102)与沉孔D(105)在同一条直线上,沉孔B(102)通过沉孔D(105)对称布置;三个沉孔A(101)绕圆周均布且其中一个沉孔A与两个沉孔B(102)所在的直线成直角布置;四个通孔A(103)分布在正方形角点,四个通孔A(103)构成的正方形的两个对边与两个沉孔B(102)所在的直线平行,四个通孔A(103)构成的正方形中心与沉孔D(105)的圆心重合,三个沉孔C(104)绕圆周均布,三个沉孔C(104)中的一个沉孔C与一个沉孔A(101)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分别位于沉孔D(105)的两端;沉孔D(105)与下模冲头(3)的阶梯孔A对应布置;冲头固定板(2)为圆环板,圆环板的外圆一端设置有平面A,圆环板的内圈设置有数十个绕圆周均布的梯形凹槽,梯形凹槽的外圈向外依次设置有四个通孔B(202)、三个螺孔A(201),三个螺孔A(201)绕圆周均布,三个螺孔A(201)中一个螺孔A的圆心与平面A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该螺孔A与平面A分别位于圆环板内圈的两端;四个通孔B(202)分布在正方形角点,四个通孔B(202)构成的正方形中的一组对边与平面A平行,通孔B(202)与通孔A(103)对应布置;下模冲头(3)的外圈设置有数十个绕圆周均布的梯形刃口,下模冲头(3)的阶梯孔A外圈设置有三个绕圆周均布的螺孔B(301),螺孔B(301)与沉孔A(101)对应布置;下模(4)为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的外圆一端设置有平面B,下模(4)中心的阶梯孔B的小端外圆上设置有四个绕圆周均布的平面C,平面C的中心均设置有梯形的凹槽,梯形的凹槽的中心设置有圆弧形突起;阶梯孔B的外圈设置有三个绕圆周均布的螺孔C(401),三个螺孔C(401)中一个螺孔C的圆心与平面B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该螺孔C与平面B分别位于阶梯孔B的两端;螺孔C(401)与沉孔C(104)对应布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舵玛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舵玛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49284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铁油封卷边复合模
- 下一篇:一种硅钢片下模顶料块提升组件的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