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形网格状玻璃纤维包装袋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47866.9 | 申请日: | 2018-0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53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夏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必温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30/04 | 分类号: | B65D30/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王佳妮 |
| 地址: | 201705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形网格状玻璃纤维包装袋,所述袋体的一侧和另一侧均封闭状,袋体的底部亦呈封闭状,袋体的顶部呈开口状,编织时,每一层的玻璃纤维丝线均依次勾选成圈状,下一层的圈状玻璃纤维丝线对应套接于上一层的圈状玻璃纤维丝线上,上下两层圈状玻璃纤维丝线的重叠处形成熔点,上下相邻的两根玻璃纤维丝线的直径比为1:1.5或1.5:1,粗细玻璃纤维丝线呈交替分布。其具有以下优点:其采用玻璃纤维丝线编织成型,采用交换添纱的组织结构,编织结构稳定,使用与连续纱膨化产品同材质的网格袋进行包装可以避免颗粒物产生。 |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纤维丝线 袋体 圈状 玻璃纤维 包装袋 封闭状 网格状 异形 熔点 本实用新型 编织成型 编织结构 交替分布 膨化产品 上下两层 组织结构 成圈状 开口状 颗粒物 连续纱 同材质 网格袋 重叠处 套接 添纱 编织 交换 | ||
【主权项】:
1.异形网格状玻璃纤维包装袋,包括袋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的一侧和另一侧均封闭状,袋体(1)的底部(2)亦呈封闭状,袋体(1)的顶部(3)呈开口状,袋体(1)的底部呈平面状,袋体(1)一侧与袋体(1)底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一正向圆弧缘(4),第一正向圆弧缘(4)处形成反向凹陷部(5),袋体(1)一侧形成第一平面缘(6),第一平面缘(6)的一端与第一正向圆弧缘(4)连接,袋体(1)的一侧靠近顶部(3)处形成第二平面缘(7),第一平面缘(6)的另一端与第二平面缘(7)一端连接,第一平面缘(6)与第二平面缘(7)之间形成大于90度并小于180度的第一外夹角(8),袋体(1)顶部(3)处分别形成第三平面缘(9)和第四平面缘(10),第三平面缘(9)的一端与第二平面缘(7)另一端连接,第三平面缘(9)与第二平面缘(7)之间形成112度的第一内夹角(11),第三平面缘(9)另一端与第四平面缘(10)一端连接,第三平面缘(9)与第四平面缘(10)之间形成133度的第二内夹角(12),袋体(1)另一侧与袋体(1)底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二正向圆弧缘(13),第二正向圆弧缘(13)一端与袋体(1)底部连接,袋体(1)另一侧形成第五平面缘(14),所述第五平面缘(14)一端与第二正向圆弧缘(13)另一端连接,第五平面缘(14)另一端与第四平面缘(10)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三正向圆弧缘(15),袋体(1)表面开设有圆孔(16),所述袋体(1)由玻璃纤维丝线(17),编织成型,编织时,每一层的玻璃纤维丝线(17)均依次勾选成圈状,下一层的圈状玻璃纤维丝线对应套接于上一层的圈状玻璃纤维丝线上,上下两层圈状玻璃纤维丝线的重叠处形成熔点(18),上下相邻的两根玻璃纤维丝线(17)的直径比为1:1.5或1.5:1,粗细玻璃纤维丝线(17)呈交替分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必温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达必温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14786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配送用的包装袋
- 下一篇:两联式网格状玻璃纤维包装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