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激式辅助电源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32444.7 | 申请日: | 2018-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91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江;高超;蒋元广;任钢;袁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白凤武 |
| 地址: | 21001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激式辅助电源,包括输入及稳压电路、电压反馈及补偿电路、MOS管及其驱动电路、第一变压器次级整流输出电路和第二变压器次级整流输出电路,其中,MOS管及其驱动电路含有驱动芯片U1和场效应晶体管FET1,驱动芯片U1为MOS管驱动芯UC3844,驱动芯片U1设置有8个引脚,输入及稳压电路、电压反馈及补偿电路和MOS管及其驱动电路相互连接,第一变压器次级整流输出电路与输入及稳压电路通过电感连接,第二变压器次级整流输出电路与电压反馈及补偿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输入与多路输出间可隔离,防止地线干扰;电路简单,输出电压稳定。 |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次级整流 输出电路 补偿电路 电压反馈 驱动电路 驱动芯片 稳压电路 本实用新型 辅助电源 反激式 电感 场效应晶体管 输出电压稳定 地线干扰 多路输出 可隔离 引脚 电路 驱动 | ||
【主权项】:
1.一种反激式辅助电源,包括输入及稳压电路(1)、电压反馈及补偿电路(2)、MOS管及其驱动电路(3)、第一变压器次级整流输出电路(4)和第二变压器次级整流输出电路(5),其特征在于,MOS管及其驱动电路(3)含有驱动芯片U1和场效应晶体管FET1,驱动芯片U1为MOS管驱动芯UC3844,驱动芯片U1设置有8个引脚,引脚1为补偿端子、引脚2为电压反馈端子、引脚3为电流检测输入端子、引脚4为RT/CT、引脚5为接地端、引脚6为输出端子、引脚7为VCC、引脚8为为参考输出,场效应晶体管FET1中G为栅极、D为漏极、S为源极;引脚6与电阻R15连接,引脚3与电容C8和电阻R7互联,电阻R15与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栅极G连接,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源极S与电阻R7、电阻R8和电阻R9互联,电容C8、电阻R8和电阻R9互联接地,输入及稳压电路(1)、电压反馈及补偿电路(2)和MOS管及其驱动电路(3)相互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引脚4与电容C11连接,引脚8与电容C9、电阻R6和稳压二极管ZD4互联,引脚1与电容C12连接,引脚2与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14互联,引脚5接地,引脚7与稳压二极管ZD1、电阻R4、电容C7、电容C13和电阻R12互联,电阻R4和稳压二极管ZD1连接,电阻R6与电容C11连接,稳压二极管ZD4、电阻R5、电容C10依次连接,电容C12、电阻R14和电阻R2依次连接,电容C6与稳压二极管ZD5连接,稳压二极管ZD5分别与电容C5和电阻R1连接,电容C7与电容C13一端并联接地,另一端与电阻R12连接,电阻R12与稳压二极管ZD3连接,稳压二极管ZD3与电阻R13连接,电阻R13一端与电容C6和稳压二极管ZD5互联,另一端与稳压二极管ZD3和电感L3互联,电阻R4与电阻R3连接,电容C2和电容C3串联与电容C1并联连接接地,电容C4、电阻R11和电阻R10并联一端与稳压二极管ZD2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3、电感L1、电容C1和电容C2互联,稳压二极管ZD2、电感L1和场效应晶体管FET1的漏极D互联;第一变压器次级整流输出电路(4)与输入及稳压电路(1)通过电感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电感L1与电感L2设置在相互感应的位置,电阻R21、电阻R16、电容C14和电容C15并联,电容C15和电阻R16之间串联有稳压二极管ZD6,电容C16、电容C17和电阻R17并联一端电容C14、电容C15和稳压二极管ZD6互联,另一端与电感L2连接,电阻R21、电阻R16、稳压二极管ZD6与电感L2互联;第二变压器次级整流输出电路(5)与电压反馈及补偿电路(2),具体连接方式为电感L3与电感L4设置在相互感应的位置,电阻R18、电阻R19、电容C20和电容C21并联,电容C20和电阻R19之间串联有稳压二极管ZD7,电容C18、电容C19和电阻R20并联一端电容C20、电容C21和稳压二极管ZD7互联,另一端与电感L4连接,电阻R18、电阻R19、稳压二极管ZD7与电感L4互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03244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