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赤泥陶粒的原料混合配比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557318.4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朱万旭;李万杰;杨昀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3/132 | 分类号: | C04B33/132;C04B33/13;C04B33/32;C04B38/06;C04B3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陶粒的原料混合配比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为15%‑75%的赤泥,10%‑65%的建筑废料或污泥或铝钒土或粉煤灰或煤矸石或粘土或粘结剂,1%‑20%的水,5%‑35%的碎玻璃或SiO2、5%‑25%的水泥和10%‑45%的发泡剂或发气剂或膨胀剂或其他添加物(包括膨润土、NaNO3粉末、淀粉和铝、锌、电石、镁等金属粉末等)。粘结剂、发气剂和发泡剂包含市场上现有的所有种类。其制作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处理、成球造粒、分层筛选、温度箱烘干、生陶粒煅烧、冷却。本发明所制陶粒符合国家和各行业相关安全要求和指标,具备十分优异的声学性能,且耐高温高压、强度较大。此外本发明还大量采用了固体废物,环保意义十分突出。生产设备采用生物燃料,相对普通锻烧制作方法较节能。 | ||
搜索关键词: | 陶粒 赤泥 原料混合配比 发泡剂 发气剂 粘结剂 制备 添加物 耐高温高压 安全要求 固体废物 环保意义 建筑废料 金属粉末 声学性能 生产设备 生物燃料 陶粒煅烧 原料处理 粉煤灰 煤矸石 工艺流程 铝钒土 膨润土 膨胀剂 碎玻璃 温度箱 电石 烘干 成球 锻烧 分层 污泥 造粒 粘土 淀粉 制作 冷却 节能 筛选 水泥 | ||
【主权项】:
1.一种赤泥陶粒的原料混合配比及其制备方法,各组分及其所占重量份数为:预处理的构成原料为赤泥15‑75份、建筑废渣或污泥或铝钒土或粉煤灰或煤矸石或粘土或粘结剂10‑65份、水1‑20份、水泥5‑25份、SiO2或碎玻璃5‑35份、发泡剂或发气剂或膨胀剂或其他添加物(包括膨润土、NaNO3粉末、淀粉、木炭粉末、BaCO3粉末、电石、和铝、锌、镁等金属粉末等)10‑45份。粘结剂、发气剂和发泡剂和膨胀剂包含市场上现有的所有种类。制作工艺流程为:原料处理:将赤泥,建筑废渣、膨润土、铝钒土、煤矸石等原料(水及水泥、电石、锌等易与水发生反应的原料除外)分别干燥20‑40min,保证其粉末质量含水量4%,避免水泥过早凝结;然后磨碎,混合,再加入适量的水、水泥和外加剂,放入搅拌设备搅拌均匀,形成原料混合物;成球造粒:把原料混合物放入成球机,调整成球机角度呈35°‑60°,控制生陶粒成球形或椭圆形等形状。在成球机旋转过程中均匀喷雾,得到直径为3mm‑12mm球形生陶粒;分层筛选、自然干燥:对球形陶粒进行分层筛选,选出不同粒径的生陶粒。然后自然干燥24h。步骤2和步骤3实现了对球形生陶粒形状和粒径的可控;温度箱烘干:将筛选出的球形生陶粒送入80℃‑130℃的干燥设备中烘干,烘干时间为30min‑4h,使造料粒含水量在3%‑10%;生陶粒煅烧:将烘干陶粒送入进料温度为650℃‑950℃的炉中,升温至煅烧膨胀温度1000℃‑1400℃,保温煅烧5min‑50min。使陶粒膨胀率超过120%。煅烧采用生物质燃料;冷却:采用自然冷却得到强度为2.0‑5.0MPa的陶粒。采用快速冷却方法将取出的陶粒在对流空气中强制冷却,得到强度为3.0‑10.0MPa的陶粒。实现对陶粒强度大小的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5731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